什么叫校园文化和大学体育 两者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性的一种导向性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 发展 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 教育 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 科学 方法、健全的组织结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该系统应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它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又是体育意识的体现,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措施
  1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键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对体育的兴趣,是在对体育的特点、功能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它可以转化成为体育活动的动机,成为激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推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参加运动实践,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效果作出积极评价,适时运用表扬等手段来巩固强化学生形成的锻炼习惯。同时要因势利导,形成以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为榜样,提高学校内部群体对体育的关注程度,不失时机地发挥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锻炼中形成稳固良好的心理需要和锻炼习惯。
  2多种途径
  全面实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学校体育课、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多种途径、全方位实施,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学校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此外,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体育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使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体验。在这种良好的体育氖围中,师生会树立新的体育理念和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另外,大学还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如运用标语、图展或开展各种体育知识讲座等,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提高师生的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7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与大学体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都是校园的重要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