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如题所述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缅甸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0

1、称呼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有名无姓的。他们通常在本身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称谓,以暗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和官阶的区别。男人一般自称"貌"暗示谦虚;对晚辈也称"貌"(意思是弟弟);对尊长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思是叔叔或伯伯),以暗示尊敬;对平辈或青年人称"郭"(意思是哥哥)。

2、礼节

缅甸人作介绍时,如果被介绍的两者性别相同,级别与职务相当,介绍者一般不分先后,无论先介绍哪一方皆可。介绍时,先说被介绍人的姓名,然后说职务。被人介绍后,两者或握手致意,或以目视暗示友好。当然,如果被介绍双方性别差异,一般先介绍女性;如果级别和职务差异,则先介绍级别和职务高的。注意,差异性别的双方被介绍认识后,如果女方没有握手的暗示,男方不能主动伸出手去和女方握手。

缅甸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用的一句问候语是:"您吉祥如意!"这时对方答:"吉祥如意"。

3、服饰

"笼基"·"特敏"·"打光脚"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穿长裙,男人穿的叫"笼基",女人穿的叫"特敏"。长裙比身体宽一二倍,不系任何腰带,男裙只在正面用结子束住,女裙在侧面束住。男人的裙子多用白色薄纱制成,上衣比较短,往往盖不住裙子的上端。近代缅甸妇女也穿短袖上衣的,但不普遍。

缅甸人平日很少穿袜子,他们一般只穿很薄的皮拖鞋或打光脚,无论什幺盛会都这样。过去到缅甸人家里做客,客人都要在门口脱鞋,光着脚进屋,现在这种风俗已逐渐改变,但是要进入佛塔或寺庙,则不论男女,高级官员或外国使节,都必需一律脱鞋。当有人坐着须经过他的面前时,必需躬身走过,暗示有礼貌。

4、住房

诸葛帽式楼 缅甸掸邦族村寨里多是竹木结构,顶铺草排的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这种建筑形式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之后,留下一批士兵在中缅边界地区屯垦,但士兵们害怕瘴气不肯留下。诸葛亮估计是住房问题造成的。于是就照本身的瓦板式帽子设计了新式楼房,命令士兵仿造,结果真的避免?quot;瘴气"的危害。因为是依照诸葛亮帽子造成的,所以有人称这种楼为"诸葛帽式楼"。

5、宗教仪式

缅甸是佛教国度,和尚在社会上地位极高,深为人们所敬仰和崇拜。凡信奉佛教家庭的男孩子均在5至15岁间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入寺庙当沙弥过静修生活,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最短为一星期。和尚可以还俗,男人不妥一段和尚不能成婚。为此,不要为看到众多和尚感到惊讶。

6、婚俗

依照缅甸历来的习俗,一个小伙子想娶某位姑娘,要将心事告诉本身的父母,他们便到女家去,告诉女方的双亲。如果老人们都同意这门婚事,年轻人便在一起过日子。但是这不等于就开始了伉俪生活,这还?quot;认识阶段"。两三年后青年男女双方初衷未变,世界风俗网,这才谈到举行婚礼的事情。缅甸人婚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婚礼没有宗教色彩,婚后新娘独立自主,不更改名字,对本身的财产拥有所有权,万一离婚可以带走。经济上平等。因此,在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女权国"有这样几句俗语:"和尚是瘦的时候好,水牛是胖的时候好,男人是聪明的时候好,女人是出嫁的时候好。"

7、禁忌

缅甸各民族还有一些差异的习俗和禁忌。如,部分缅族人睡觉时头必需朝南或朝东;家中长者的座位在头顶部,晚辈座位在脚尾部;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类植物、是最幸运的征兆等。

参考资料:缅甸习俗与禁忌_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9
缅甸这个名字的由来?
第3个回答  2018-08-08
中国Z487799999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一、取名习俗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随着他的年龄和地位的变化,被称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吴昂基”。
此外,还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钦”(意为主人)、“波”(意为军官)、“耶波”(意为同志)、“塞耶”(意为教师和医生)的。
缅甸妇女不论已婚与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玛”,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平辈也称“玛”(意为姑娘),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则称“杜”(意为姑、姨、婶)。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随着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可称她为“玛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称“玛丹敏”。
有统计,缅甸人取名所用的字总共不到100个,用这些字互相拼凑,取其声韵顺口悦耳即可。因而缅甸人重名的很多,为表示区别,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后加上籍贯或工作单位、职业名称等。
二、生活禁忌
缅甸人有“右为贵,左为贱”,“右为大,左为小”的观念。因此,缅甸人有“男右女左”的习俗。此外女人不能枕着男人的胳膊睡,否则男人就会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在吃饭时,须按照男右女左的习俗入座。
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
缅甸人视太阳升起的东方为吉祥的方向,认为东方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缅甸人家里的佛龛都供在室内东墙上。因此睡觉时,头必须朝东忌讳朝西,否则是对佛的玷辱,会招致不幸。缅甸人还认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缅甸国王斩杀犯人时,都是出宫殿西门,所以睡觉绝对不能头朝西睡。缅甸人把东面和南面称为头顶部,把西面和北面称为脚尾部。家中长者的座位在头顶部,晚辈的座位在脚尾部。
在缅甸,女子穿的筒裙(缅语称“特敏”)被视为不吉祥之物,不充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则男子身上的“神力”会丢失,并会倒霉一辈子。故此,到佛塔寺庙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跪在塔下瞻拜许愿,如要向佛塔、菩萨身上贴金,需交由男子代办。
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开在星期二做事,缅甸人有个风俗,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河。缅甸人送给别人东西时,必须在星期一至星期六进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纱笼等。避讳母鸡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财。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则应返回并推迟行期。忌在“安居期”(从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严忌不脱鞋就进入佛塔或寺庙。忌睡高床。
三、婚姻禁忌
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三个月为佛教僧侣安居期间,缅甸人不许举行婚礼。此外,缅甸人也忌讳在缅日历9月、10月、12月内结婚。他们认为,在9月结婚,将会不育,一辈子无儿女。在10月结婚,会破产。12月结婚,夫妻会两地分居,不得团聚。出席缅甸人的婚礼,不能穿蓝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则会带来不吉利。
四、数字禁忌
缅甸人忌讳9、13和尾数是零的“补”数(10、20、30、40、50、60、70、80、90)等数字,也忌讳“9”人共同远行,认为“9”人同行必有灾祸,若是9人同行则需带一块石头,以破9的数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缅甸人认为“13”这一数字不吉利,因此忌讳买有编号13的房子和车子。缅甸商人忌讳补数,因为补数带有零的数字,零即为输,故视补数不吉利。在缅甸,若汽车牌照的总计为补数,如10、20、30……等就很难卖出去。
缅甸人喜爱鲜明色彩,例如传教徒所穿的番红黄色装束,也喜欢用猫头鹰作图案。他们除了喜欢穿“纱笼”以外,,还爱用金首饰,不少人宁愿节衣缩食也买一二件首饰佩戴。妇女首饰除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之外,还有金脚镯,男人简单些,通常是金项链、金戒指翻金钮扣。缅甸男人头上爱扎素色裹巾,缅甸人称之为“岗包”。女子穿的纱笼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还系上银带或装饰钮扣,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在缅甸,不论男女平时很少穿鞋袜,不是光脚,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凉鞋,政府官员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缅甸人以米饭为主食,吃饭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来抓。有爱好洗澡的习惯,一般早晚各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