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的生活习性

如题所述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

分布于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扩展资料:

“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白鹤春来早:

作为白鹤之乡,法库县一直致力于为白鹤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獾子洞区域内的湿地植被和库底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和循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法库县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湿项目,有计划的恢复植被,改善和提升湿地环境。

同时,法库县加强宣传教育。县林业局等部门和沈阳护鸟志愿者们多次在獾子洞周边村、屯开展保护湿地、爱鹤护鸟活动,并通过发放年历、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条幅、现场解说等方式,宣传教育周边群众一同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迁徙回归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近年来,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每到春秋季节,各类候鸟云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 白鹤春来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0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
分布于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扩展资料:
“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白鹤春来早:
作为白鹤之乡,法库县一直致力于为白鹤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獾子洞区域内的湿地植被和库底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和循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法库县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湿项目,有计划的恢复植被,改善和提升湿地环境。
同时,法库县加强宣传教育。县林业局等部门和沈阳护鸟志愿者们多次在獾子洞周边村、屯开展保护湿地、爱鹤护鸟活动,并通过发放年历、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条幅、现场解说等方式,宣传教育周边群众一同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迁徙回归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近年来,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每到春秋季节,各类候鸟云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 白鹤春来早
查看全部2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丹顶鹤生活习性: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 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扩展资料: 丹顶鹤的外形特征: 1、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10公斤。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 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2、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3、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顶鹤
92 浏览11932 2018-09-25
白鹤主要生活地区
白鹤主要生活地区: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 白鹤分布情况: 1、可能灭绝的地区: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 2、旅鸟:香港,日本,约旦,韩国。 3、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扩展资料白鹤的生活习性: 1、白鹤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2、在富有植物的水边浅水处觅食,每次采食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采食时常将嘴和头沉浸在水中,慢慢地边走边采食。并不时抬头观望四周。 3、性胆小而机警,稍有动静,立刻起飞。飞行时成‘一’字或‘人’字队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
7 浏览586 2019-05-19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丹顶鹤 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295 浏览13748 2017-11-23
鹤有什么习性
鹤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芦苇塘等湿地,以捕食小鱼虾、昆虫、蛙蚧、软体动物为主,也吃植物的根茎、种子、嫩芽。善于奔驰飞翔,喜欢结群生活。鹤睡眠时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 鹤在我国属迁徙鸟类。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鹤的巢多筑于沼泽地的草墩上或草丛中,产卵一至二枚,雌雄轮流孵化。到三十一天后蛋中小鹤开始啄壳,双亲在旁静立守候达一昼夜。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幼鹤长到一岁,为了养活新出世的雏鹤,双亲要忍痛将其赶走,让它自立。鹤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群鹤栖息时有一或二只鹤专门负责放哨。 希望采纳
42 浏览846 2017-11-26
白鹤鸟的生活环境是什么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
分布于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扩展资料:
“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白鹤春来早:
作为白鹤之乡,法库县一直致力于为白鹤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獾子洞区域内的湿地植被和库底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和循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法库县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湿项目,有计划的恢复植被,改善和提升湿地环境。
同时,法库县加强宣传教育。县林业局等部门和沈阳护鸟志愿者们多次在獾子洞周边村、屯开展保护湿地、爱鹤护鸟活动,并通过发放年历、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条幅、现场解说等方式,宣传教育周边群众一同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迁徙回归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近年来,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每到春秋季节,各类候鸟云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 白鹤春来早
查看全部2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丹顶鹤生活习性: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 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扩展资料: 丹顶鹤的外形特征: 1、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10公斤。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 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2、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3、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顶鹤
92 浏览11932 2018-09-25
白鹤主要生活地区
白鹤主要生活地区: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 白鹤分布情况: 1、可能灭绝的地区: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 2、旅鸟:香港,日本,约旦,韩国。 3、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扩展资料白鹤的生活习性: 1、白鹤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2、在富有植物的水边浅水处觅食,每次采食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采食时常将嘴和头沉浸在水中,慢慢地边走边采食。并不时抬头观望四周。 3、性胆小而机警,稍有动静,立刻起飞。飞行时成‘一’字或‘人’字队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
7 浏览586 2019-05-19
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丹顶鹤 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295 浏览13748 2017-11-23
鹤有什么习性
鹤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芦苇塘等湿地,以捕食小鱼虾、昆虫、蛙蚧、软体动物为主,也吃植物的根茎、种子、嫩芽。善于奔驰飞翔,喜欢结群生活。鹤睡眠时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 鹤在我国属迁徙鸟类。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鹤的巢多筑于沼泽地的草墩上或草丛中,产卵一至二枚,雌雄轮流孵化。到三十一天后蛋中小鹤开始啄壳,双亲在旁静立守候达一昼夜。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幼鹤长到一岁,为了养活新出世的雏鹤,双亲要忍痛将其赶走,让它自立。鹤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群鹤栖息时有一或二只鹤专门负责放哨。 希望采纳
42 浏览846 2017-11-26
白鹤鸟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和旅鸟。秋季迁来中国南方越冬的时间在11月初至11月中旬,春季离开中国越冬地的时间在3月末至4月初,迁徙时成群。1985年3月20日至4月1日在北戴河共记录到652只向北迁徒,其中最大的一群有108只;1986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在北戴河共记录到192只,其中大部分是在10月29日至11月20日迁走的,约99只。除北戴河外,吉林省莫莫格、辽宁盘锦等地,都是白鹤迁徙中途停息站,每年10月末在吉林莫莫格都可见到100多只至200余只的白鹤在此停息。
白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已由环志证明从雅库特向南迁飞5100公里到鄱阳湖越冬,途经俄罗斯的雅纳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雷马河流域,进入中国后主要停歇地有扎龙、林甸、莫莫格以及双台河口、滦河口、黄河故道和升金湖等地。在莫莫格,途经此地的白鹤除部分种群作短期停留继续迁飞外,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春秋季节皆在此地停歇30-40天,1985年、1986年春季首见日期都是3月25日,直到5月10日左右全部迁走,2000年4月27日见到528只;1983年、1984年秋季迁来日期均为9月14日;统计幼鹤的数量,发现1985年、1986年秋季平均3月龄幼鹤比例为22.3%,较同期白鹤越冬地12月下旬统计到的幼鹤比例,平均高8.8%;1985年、1986年春季,在126只白鹤中,统计到9月龄幼鹤22只,占总数的17.5%,与同年秋季比较,幼鹤比例降低了4.8%。
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10月下旬飞来,11月初已全部到达,12月至翌年1月分成小群活动,主要在大湖池浅水处觅食,在蚌湖集群过夜;2月下旬到3月初,气温达10℃以上时,逐渐集成大群北返,至3月底已全部迁走,越冬期达150天。活动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多为2成1幼,罕见1成1幼或2成无幼,亚成体集成10-12只小群在一起活动;觅食时,双亲还要饲喂幼鹤,直到翌年2月中旬幼鹤才开始自己挖泥取食。在鄱阳湖越冬白鹤的种群数量,1980年冬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大湖池有91只,此后历年统计,最高年份已接近4000只,可以认为有90%以上的白鹤东部种群在鄱阳湖越冬。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在繁殖地为杂食性,包括植物的根、地下茎、芽、种子、浆果以及昆虫、鱼、蛙、鼠类等。当有雪覆盖植物性食物难以得到时,主要以旅鼠和鼠平等动物为食;当5月中旬气温低于0℃时,白鹤主要吃蔓越桔,当湿地化冻后,它们吃芦苇块茎、蜻蜓稚虫和小鱼;在营巢季节主要吃植物,有藜芦的根、岩高兰的种子、木贼的芽和花蔺的根、茎等。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在越冬地鄱阳湖,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小鱼、小螺和砂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3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

分布于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扩展资料:

“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白鹤春来早:

作为白鹤之乡,法库县一直致力于为白鹤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獾子洞区域内的湿地植被和库底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和循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法库县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湿项目,有计划的恢复植被,改善和提升湿地环境。

同时,法库县加强宣传教育。县林业局等部门和沈阳护鸟志愿者们多次在獾子洞周边村、屯开展保护湿地、爱鹤护鸟活动,并通过发放年历、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条幅、现场解说等方式,宣传教育周边群众一同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迁徙回归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近年来,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每到春秋季节,各类候鸟云集。
第4个回答  2020-07-13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泽泻、黑三棱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

分布于阿塞拜疆、中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扩展资料:

“白鹤之乡”法库:湿地保护好,白鹤春来早:

作为白鹤之乡,法库县一直致力于为白鹤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獾子洞区域内的湿地植被和库底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和循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法库县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湿项目,有计划的恢复植被,改善和提升湿地环境。

同时,法库县加强宣传教育。县林业局等部门和沈阳护鸟志愿者们多次在獾子洞周边村、屯开展保护湿地、爱鹤护鸟活动,并通过发放年历、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条幅、现场解说等方式,宣传教育周边群众一同加入湿地保护行列。

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迁徙回归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之地。近年来,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每到春秋季节,各类候鸟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