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多少罗汉

如题所述

佛教有十八罗汉,分别是: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扩展资料:

1,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2,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3,举钵罗汉,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4,托塔罗汉,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5,骑象罗汉,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八罗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7

佛教有十八罗汉。

据经典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付嘱,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

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大师也画在一起。所以成为十八罗汉。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解脱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十八罗汉是佛教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有名有姓身世各异。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即为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具体名称如下:

“坐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扩展资料:

怎么挑选十八罗汉:

注意的是细节和比例,细节自然是指雕刻的细腻程度。同时具有细腻的雕工和正确的比例才是好的殷派罗汉,看起来才会舒服。如果遇到殷派罗汉的选择困难,可以试着看看细节和比例。

要注意脸部肌肉线条成为其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写实。再注重肌肉线条的须派也比不过写实罗汉,因为写实就是最大的拟人化,它要突出的就是肌肉线条和灵动的眼神。

殷派罗汉注重看细腻度和比例,须派罗汉要有不怒自威的气势,写实罗汉要有逼真的肌肉线条且颗颗长相不同,浮雕罗汉看的就是立体感。希望前辈的经验能让更多的朋友在选择罗汉头核雕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首次揭秘:佛教中的十八罗汉真实身份-凤凰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6

朋友,您会提这样的问题说明您还是有佛缘的!那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告诉你真相吧:

照我们人类的话讲:一般出三界的神(正神)分为三大层次:佛、菩萨和罗汉!罗汉是出三界的神中的最低层次,分为正果罗汉和初果罗汉两个方面!常听说:佛法无边!是指宇宙无边和空间层次无限的意思!那空间中的生命也是无限多的嘛!佛教有多少罗汉?真实的提问应该是:宇宙中有多少罗汉啊?现在佛教中是没有罗汉的,只有在修炼的人啊!告诉你朋友:宇宙中的罗汉无数啊!很多很多的啊!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以及五百罗汉等只是俗话讲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啊!宇宙无边,空间无限!那罗汉就是无量无边嘛!

愿你吉祥如意!

第3个回答  2015-10-06
罗汉是一个果位,是修行过程当中的一种境界,当然他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

无量劫中,古往今来,有无数多的人修行成了罗汉,又会有许多罗汉继续修行成了佛菩萨。
所以虚空法界里,真的不好确定有多少尊罗汉。

在佛经里,佛法的艺术造像里,有过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等,这些一般是表法的,不是说世间就只有那么多罗汉。一宾头卢跋罗堕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堕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此外盛传于世的十八罗汉,即十六罗汉外再加绘达摩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降龙、伏虎二尊者。
第4个回答  2015-09-25

佛教有十八罗汉。分别是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塔罗汉、静坐罗汉、 过江罗汉、 骑象罗汉、 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 探手罗汉、 沉思罗汉挖耳罗汉、 布袋罗汉、芭蕉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 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十八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