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描写春去夏来,夏去秋来,秋去冬来,冬去春回的诗句各一首,共四首

如春去夏来的: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一定要标明是春天走了,夏天来了。
共四首,每个季节变化各一首

1、描写春去夏来

《晚晴》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译文: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

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2、描写夏去秋来

《新秋》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译文:

夏日傍晚,天空的红云变幻着的峥嵘奇峰,久久不曾散尽。靠在枕头上,惊觉一阵带着凉意的秋风。秋寒里,无数园林都处于 萧瑟之中,寂寥中又传来捣衣的声音。夜色降临,已感到天气渐凉的 蝉在残月迷蒙的夜色中发出悲鸣,萤火虫在暮色中闪动。

功名未能成就,心里有许多苦闷。早已写好给皇帝献计献策的文章,一 直盼望着能有机会进献。眼看夏去秋来,难免有时不我待之感。 在深夜里感叹年华飞逝,飘零无着。

3、描写秋去冬来

《四时》

年代:晋末宋初

作者: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译文: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4、描写冬去春回

《钦州守岁》

年代:唐代

作者: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译文:

旧年今天晚上之后就完了,明天将是新年的第一天。

愁苦的内心随着斗转星移,或许春天的时候就可以回到家乡了。

扩展资料:

诗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产生,出现了专司诗歌的“诗人”。诗人与非诗人的分裂便产生了。诗、诗人总是与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联系在一起的。诗人被认为是由神灵所选中并赐予灵感的特殊而神秘的人物。

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如果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意的回答的。诗之所以难于定义,大概因为“它是太属于精神世界,太缥缈了“ ,而且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当诗的广义与狭义搅在一起时,“什么是诗”就显得更为纷纭复杂了。海德格尔就不满于“把诗归入文学”,对“诗必在文学之中谋得其存在形式”不以为然。这不免是偏颇之论。

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当然应该属于文学,文学包括诗、散文和小说等,这难道还有疑问吗?不过,这里所谓的诗,只是狭义的诗。还有一种广义的诗。广义的诗就不再属于文学,不再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了。

当我们把广义的诗与狭义的诗区分开来,就可以避免许多混乱,诗的定义就开始明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後,归飞体更轻。 ...
出自:《晚晴》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春去夏来)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夏去秋来)

诉衷情
事多扰扰,秋去冬来无计。关河满目萧索,落日一帆迢递。忍把归鸿忘了,两处愁思,又被风吹起。孤烟细。聚散浮生曾几?蓦觉独坐,莫道凭栏意。浑如洗。暮云指问,西楼醉饮,梦回千。
(秋去冬来)
唐 令狐楚 【游春辞三首】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
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唐 张说 【钦州守岁】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唐 王维 【杂诗三首】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唐 皇甫冉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
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唐 李德裕 【岭外守岁】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冬去春回)

参考资料:课本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5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冬去春来

三月晦日偶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春去夏来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夏去秋来

诉衷情
事多扰扰,秋去冬来无计。关河满目萧索,落日一帆迢递。忍把归鸿忘了,两处愁思,又被风吹起。孤烟细。聚散浮生曾几?蓦觉独坐,莫道凭栏意。浑如洗。暮云指问,西楼醉饮,梦回千。

秋去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