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审题与立意

如题所述

  指导学生审题与立意的技巧:
  一、如何训练学生审题
  1、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就是对题目的意思要理解得既正确又贴切,达到不偏不倚;还要整体把握题意,不能死扣一点而不及其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明晓题材范围,即要弄清自己的这篇文章内容应从哪方面选择题材。
  记叙文的选材范围可依循如下规律:从记叙对象、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五个方面着眼,遵照题目规定的范围去选材。议论文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出发去考虑。同时,选材要独到,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鲜,而且要彰显社会中的亮点。注意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精彩片段、难忘瞬间等实在、细小的材料,实写、细写,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样的文章就会别具一格。
  3、确定写作重点,即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为自己的作文确定写作重点。
  所谓“重点”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心。标题常以偏正、并列或动宾等结构形式出现,这类文题往往有或隐或显的中心词的限制,在审题时要抓题眼,即抓中心词,以明确写作方向。尤其是偏正结构的题型,它的限制型较强,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我们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4、选文体,即为自己的作文选择一种适合题目的文章体裁。
  一般地说,凡题目中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等字样的,都要求写成议论文;题目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类字样的,一般应写成说明文;若题目中有象征性或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常常写成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的散文。
  二、引导学生立意谋篇的方法
  1、巧抓“题眼”法
  题目如果是一个句子,写作重点在谓语部分。(“什么怎么样”中的“怎么样”。)(如:“难忘的一课”、“甜甜的回忆”,它们的题眼就分别是“难忘”和“甜甜”,题眼之外的“一课”和“回忆”是选材范围。)
  一般来说,题目是动词,其写作重点就在这个词本身;假定题目是名词,大抵仅提示了作文的选材范围,其写作重点只有你补充完整题意后才能确定。(如:《机遇》,如果你准备把题意补充为“我失去了一次机遇”,那么写作重点就应当定在记叙怎样“失去”上;倘若你补充的立意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那么写作重点便应定在记叙如何“偏爱”上。)
  以上所说的是找题眼的一般规律,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排除有个别特殊情况。考生平时多做抓题眼的练习,定会熟中生巧。
  2、避熟就新法
  就是指在构思作文时,要避开最先跳出大脑的那个开头,力求新、奇、活。落笔时,要想想别人会怎么开头。一般说来,见到题目时自己最早想到的那个开头,往往也是别人最容易想到的,如果写出来,那就很可能发生“撞车”现象。要想别出心裁,就要努力想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别人难以想到的开头。
  事物往往有多面性,人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的正面,因而在写作时可尽量避开正面,从侧面或反面入手,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
  3、避实就虚法
  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但在思考表达时,能跳出现实的窠臼,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虚构,达到艺术上的真实,以反映生活的真谛。同时大胆展开联想,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在虚构的时空中驰骋。
  为了充分训练学生们的这种能力,可以组织学生们在写作课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针对统一命题,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独出心裁,寻找新的视角,确立自己独到的主旨;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并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4、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三、结语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从命题作文到一般材料作文到今天的话题作文,应该是在审题上一步步降低了难度。但审题同样不可忽视。不少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造成写作上的失误,从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当中,尤其要对“审题”与“立意”要有足够的重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