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继电器起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起动电机工作时,需要有很大的电流。而钥匙是用来控制起动电机的,当钥匙接通时,如果大电流从钥匙流向起动机。那么钥匙必须做得很大且笨重,能够耐大电流的频繁通过而不烧毁,而且要用很粗的电线把蓄电池,钥匙和起动电机连接起来,

这样很不划算,使用也不可靠,维修也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起动继电器,让起动电流从蓄电池通过继电器直接到达起动电机,同时,必须接受钥匙的控制。通过钥匙的控制电流很小,线也很细,增加了钥匙的寿命。

扩展资料:

汽车主继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1、额定电压是继电器工作可靠性的保证线圈电压超过动作电压时继电器虽然可以工作,但在强冲击下会误动作;线圈电压超过最大工作电压会引起线圈绝缘下降、匝间短路、烧损。

2、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值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继电器自身的发热会引起每℃变0.4[%]的变化,因此线圈温度如果升高,动作电压及断开电压也会变高。汽车继电器用蓄电池驱动,由于大负荷接通时会导致电源电压降低,对继电器寿命产生影响。

3、线圈的最大连续施加电压:线圈的最大连续施加电压除影响继电器工作的稳定性之外,主要受漆包线绝缘性能的限制,应了解产品漆包线的绝缘等级。实际使用中F 级绝缘在环境温度为40℃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温升限制为最大11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继电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6

为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电源,有的车辆的主继电器有延时功能,在关闭点火开关后,延时几秒钟提供供电,使节气门等用电设备退回到初始位置。汽车中的电源多用12V,线圈电压大都设计为12V。由于是蓄电池供电、电压不稳定; 环境条件恶劣,吸动电压V≤60%VH(定额工作电压)。

汽车主继电器工作原理

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或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铁心、轭铁、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

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 到初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6

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起动电机工作时,需要有很大的电流。而钥匙是用来控制起动电机的,当钥匙接通时,如果大电流从钥匙流向起动机。那么钥匙必须做得很大且笨重,能够耐大电流的频繁通过而不烧毁,而且要用很粗的电线把蓄电池,钥匙和起动电机连接起来,

这样很不划算,使用也不可靠,维修也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起动继电器,让起动电流从蓄电池通过继电器直接到达起动电机,同时,必须接受钥匙的控制。通过钥匙的控制电流很小,线也很细,增加了钥匙的寿命。



安装方法

1、安装方向 安装方向如果和继电器耐冲击的方向一致,可充分发挥继电器的性能。建议使冲击方向垂 直于触点和衔铁的运动方向,则可有效改善非励磁状态下的常闭触点的耐振耐冲击性能。

安装时,使继电器的触点轴向与地面平行,可以避免触点飞溅物、炭化物落在触点表面, 提高接触可靠性。多组继电器应避免小负载触点位于大负载触点下方。

2、近距离安装 近距离安装多个继电器时,会导致异常发热,一般推荐为2mm间距。近距离安装有极性或磁 保持继电器会影响动作电压。

3、外壳安装继电器,不能取下外壳先安装、为防止松动、破损、变形,请使用弹簧垫圈。拧紧力矩请在0.5~70N·m 范围内。

4、插入式继电器插入强度建议为40~70N。 

5、满足同样负载要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根据所允许的安装空间,可选用低高度或小安装面积的产品。

6、汽车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有PCB板式、ISO插座安装式、ISO 280插座安装式和外壳固定、卡 装安装方式。对体积小、不经常更换的继电器,一般选用PCB板式,对经常更换的继电器,选用插座安装方式。

对主回路电流超过20A的继电器,一般选用插座快速连接式,防止大 电流通过线路板,造成线路板发热损坏(短期工作继电器除外)。对体积大的继电器,可 选用外壳安装式,防止在冲击、振动条件下,安装脚损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汽车继电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01

继电器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扩展资料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 ( 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 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

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

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继电器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主继电器一般指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主供电继电器,是为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电源的,有的车辆的主继电器有延时功能,在关闭点火开关后,延时几秒钟提供供电,使节气门等用电设备退回到初始位置;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 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