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如题所述

七年级上 第六单元
通假字:
说——悦 罔——惘 不——否 著——着 帖——贴 火——伙
一词多义:
闻:1 余闻之也久(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好名声)
从:1 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 2 从先人回家(跟随)
自:1 自是(从) 2 自为其名(自己)
然:1 泯然(。。。。的样子) 2 利其然(那样)
市:1 愿为市鞍马(买) 2 东市买骏马(集市)
识:1 未尝识书具(认识) 2 默而识之(记住)
时:1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2 学而时习之(常常)
顾:1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 左顾右盼(看)
帖:1 军帖(文告) 2 帖黄花(现在写作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6
我就说说七年级上的第一篇古文:《口技》
一词多义:
绝:①以为妙绝(绝:副词,极)②群响毕绝(动词,尽,消失)
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但: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此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第2个回答  2011-08-06
学古文,注意十几个虚词用法,古文基本上解决了。虚词“之,于,以,为……”有几个虚词,文你们老师,他有记录!
第3个回答  201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