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哪些人民币有收藏价值(纸币硬币)

如题所述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开始发行,1955年停止流通,8年间,总共出现了12种面值和62种版别,彼此之间的差别很大,部分版别的发行和流通量非常少。1955年5月10日,第一套人民币在全国停止使用,至今已50年。

  期间经过诸多变迁,存量已非常稀少,其观赏、纪念、珍藏和投资价值则与日俱增。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卖会上,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壹万圆牧马图案币,以5万元的高价拍出。业内人士分析,第一套人民币有其独特身价,其中的精品价值还会走高,将来开出天价也不足为奇。

  据有关专家介绍,第一套人民币62个品种中,能挤入“贵族”圈的共有12枚,被专家称为“十二珍品”,分别为伍圆的“水牛图”,贰拾圆的“打场图”,伍佰圆的“瞻德城”,壹仟圆的“牧马图”、“帆船图”,伍仟圆的“牧羊图”、“蒙古包”、“渭河桥”,壹万圆的“骆驼队”、“牧马图”,伍万圆的“新华门”、“收割机”。

  其中壹万圆的“牧马图”、伍仟圆的“蒙古包”、伍佰圆的“瞻德城”和壹万圆的“骆驼队”被认为是收藏难度达到五星级以上的瓶颈品种,因此被誉为“绝品四珍”,估计全套全品价格将接近百万元。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两枚连号的伍仟圆“牧羊图”,从5000元起拍,经过多番竞价,最终以12万元落槌。伍仟圆的“渭河桥”,也从1万元拍到8.5万元,其珍贵可见一斑。

  第二套人民币的市场行情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还远远没有到位。除“三币”(叁元、伍元、拾元)之外,从几元、几十元到-二百元不等,且很容易收集到。但由于“三币”早在1964年5月15日就已停止兑换,当时人民生活尚不富裕,收藏意识也不像现在这么强烈,市面上的大部分纸币被银行收兑、入炉或打浆销毁,加上一场史无前例的“破四旧、立四新”的“文革”之后,再回头探寻这三枚纸币的价值,却早已今非昔比了。其中“五三版”的叁元和伍元券目前已在2500元的价位上,而拾元券已高达两万元,成为珍品。

  第三套纸币是我国政府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且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这套纸币始发于我国三年经济特困时期,其后经历了“暴风骤雨”式的文革动乱时代,后来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

  这套纸币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主币和1角、2角、5角三种辅币,共有7种面额,全套合计18.80元。其版别有9种(1角券有3种版别)。由于流通使用时间特别长,经人民银行长期的回收与销毁,其存世稀少。特别是流通使用时间不长、币龄较短,人们称之为第三套纸币中的“币王”——枣红色1角券和墨绿色1角券这两种纸币更是难以觅寻的珍品。

  人民币是艺术与价值的结晶。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的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的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的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你看我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风姿,就展现在2角券的正面主图上,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向世人豪迈地宣告:水深流急的万里长江从此天堑变通途,画面的远景是宽阔的长江,江面上鸣笛急驰的轮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前方;在1元券的背面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千里大草原水草丰美的大牧场和勤劳勇敢的蒙古民族的放牧生活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底下是千百只小肥羊正在欢快地吃着嫩草;再细看5元券的背面图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沸腾的矿山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运煤的列车呼啸奔驰;而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甘肃玉门千里戈壁大油田石油生产的主要场景又呈现在2元券背面彩图上;七个券种,七个画面,各具特色,个个醒目。这些图案集人物、机械、劳动场面于一图,生动活泼,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小小画面展现出宽阔而深远、精美而活泼的时代气息,加上精湛的印刷效果,将时代生活、历史进程浓缩其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的状况,集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观赏这一枚枚纸币,让人们对流逝的岁月勾起沉沉的追忆,又给人们留下艺术美感的享受。唤起人们强烈的收藏欲望。

  人民币从图案设计、纸张选用,到印刷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向来都是十分讲究、十分认真的。第三套纸币无论从整体设计、主图构思,还是版式选用、文字书法、暗记设置、水印印制、纹饰色彩等诸方面,都突出新颖而活泼、严谨而别致、和谐而统一、明快而清晰的主调。尤其是整体设计方面,在突出时代节奏感的同时而注重连贯性,虚实相映,动感性强,整个画面显得气韵浑厚、丰富多彩。

  其无穷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和吸引着钱币收藏爱好者。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前进,曾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壮大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第三套人民币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成为历史遗物,但却产生了具有典型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而成为人们钟爱的收藏珍品,并完全进入到收藏领域。在收藏热方兴未艾的兴盛年代,第三套人民币必将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热门精品。(乔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5
随着时间的沉淀,基本钱币都有收藏价值。他是历史的记忆,反映了时代特征。投资关注精品 稀少品种和特殊品种
人民币收藏有先天的优越性,与其他藏品相比优势非常明显,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人民币收藏到底优越在哪。
人民币收藏具有以下特点:一、易懂易学。二、品种范围小。三、具有观赏价值。四。易于整理与保管。五、意义重大、学术价值高。六、安全有保障。七、不容易伪造,上当受骗的机会少。八、升值潜力巨大。下面我们来逐条分析。
【易懂易学】
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只发行了五套,若加上外汇券也只有六套。十分钟内可了解大概情况,一个小时就能理解,易懂易学。
【品种范围小】
五套人民币的版式和图案,总共只有一百多种。比较困难收集的品种,也就是价格较贵的约占10%。总的来说,人民币使用的时间不长,发行的数量也不多,收集的范围相对来说不象其他收藏品范围大,永远也集不完。
【具有观赏价值】
人民币的图案,大致可分为生产、交通、风景、民族与生活习俗等类别,设计、雕刻、制版都极为精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易于整理与保管】
制做纸币的纸张与其它纸质收藏品的纸张不一样,有其流通上、防伪上的特殊要求,所以其选材、制作要求都很高,耐揉耐磨,故而易于保存。
【意义重大、学术价值高】
人民币从1948年开始发行使用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这六十年中,国家和人民都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人民币不但是我国当时经济状况的反映,更是我们国家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是一部六十年的经济史,更是六十年的社会发展史、民俗文化史。
【安全有保障】
纸币上通常都印有流水号码,而每张纸币的号码是唯一的,可以这么说,每张纸币都是孤品。所以,如果发生意外,我们只要凭记下的纸币号码报案,谁也不敢让其在市面上流通。我们将永久保持追索权。这项独特的优点,是其它收藏品所不具备的。
【不容易伪造,上当受骗的机会少】
随着收藏品市场的日趋繁荣,收藏品造假也愈演愈烈。但是纸币的造假,有相当大的难度。政府在发行一种纸币时,肯定是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防伪,这是其一;其二,人民币是目前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造假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升值潜力巨大】
人民币收藏中特别是第一套人民币,从发行流通到回收停用,前后只有六年时间。品种最多、流通时间最短、版面设计艺术性最高、面值跨度最大,是一套极为难得的收藏品。另外,第二套人民币也是比较难得的收藏品。收藏一些升值潜力巨大的人民币精品,例如第二套叁圆井冈山、拾圆工农图,第三套背绿水印壹角、枣红壹角、贰圆古币水印等,其回报所得远远大于将钱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
第2个回答  2013-01-13
楼上说得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说就是量少的,物以希为贵,一二三版当然有收藏价值,但是入门门槛已高,不适合初学者,四五版有些品种也可以留意一下,例如 :尾4个8以上的,不含4、7的可以收藏下。
第3个回答  2007-07-07
港币、台币、英镑、美圆
第4个回答  2021-03-22

五套人民币各自代表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