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很深的句子

关于人生 或者 爱情 或者缘分类的 含义一定要很深 最好不是白话文 好的在追分
所谓的含义深 就是指第一眼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含义 所以很肤浅的就算了

第一章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讲爱恨情愁,「相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人因为爱而相思,因相思而幽恨,因相思而动情,因动情而惹出种种闲愁,这其实已经是爱情生活的一大部分。词人常是多情人,写「相思」之生动,自不待言。在讨论词作里的「相思」之前,必须先提两个因相思太深而病死的故事。  

明初的才子林鸿娶了才女张红桥,两人吟诗作对,过著神仙般的生活。婚後一年,林鸿从福建到当时的京城南京当官,夫妻相惜相别,林鸿作了一首「念奴娇」:  

锺情太甚,任笑吾、到老也无休歇。月露烟 云都是恨,况与玉人离别?软语叮咛,柔情 婉转,熔尽肝肠铁。歧亭把酒,水流花谢时 节。

应念翠袖笼香,玉壶温酒,夜夜银屏月。蓄 喜含嗔多少态,海岳誓盟都设。此去何之? 碧雨春树,晚翠千千叠,图作羁思,归来细 与伊说。    

「图说羁思,归来细与伊说」,正是宋朝柳永「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的款款深情。这情,林鸿自己也讲「锺情太甚」,别人嘲笑,他「到老也无休歇」。而这种种,也源自太太的「软语叮咛,柔情婉转」,也才「熔尽肝肠铁」。  

张红桥也同以「念奴娇」回了丈夫一首: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 关歌未竟,城上栖鸟催别,一缕情丝,两行 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 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 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 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剪灯帘幕,相思谁 与同说?    

「豆蔻」又称「含胎花」,听说妇人配带身上也可以生子。张红桥此处已是谈起夫妻情事,本想甜甜蜜蜜为丈夫生个孩子,一家人和乐生活,一切都因丈夫要远离而「虚设」,呼应林鸿的「海岳誓盟都设」,也因此而「一缕情丝,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

什麼东西可以「熔尽肝肠铁」?又是什麼东西可以「渍透千重铁」?这世间除了情爱,恐怕没有其他更奇妙的力量,只是这情爱有时也没有好结局。  

这两首「念奴娇」,情意缠绵,文字也美,本来就已是佳作,而林鸿夫妇的遭遇,更是感人。  

林鸿到了南京也常写些情诗、情词寄回给张红桥,但是红桥自从丈夫出门以後,常独坐小楼,「相思谁与同说」?很是忧伤,接到丈夫的作品更伤心。就这样深切思念,张红桥没几个月就病死了。林鸿接到消息,大哭好几场,以後只要经过红色的桥,就会想起张红桥,总是要不开心好几天。  

清初的大词人朱彝尊有一首作品,写的是另一个关於「桥」的凄美故事:      

高阳台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 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 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 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昏, 两处谁寻?    

作品的上阕是讲佳人在桥边楼头望见心仪之人,既无法用游丝留住他,也请不动青鸟去传讯,幽然断肠。下阕是写这男子重游旧地,佳人已如朝云逝去。「明珠佩冷」是讲郑交甫遇上两位江妃的故事,她们解佩相赠,却一下子人、佩都不见了;「紫玉烟沉」是吴王夫差女儿紫玉的故事,她爱慕韩重,无法嫁他,竟然就死了,她母亲曾看到她灵魂归来,抱之成烟。「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就是讲这桥畔楼头的痴情女子已死。而「草尽红心」是关於古人梦到葬西施「满地红心草」的故事,也暗示了死亡。「碧落黄昏,两处谁寻」是化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讲唐明皇在杨贵妃死後的情态。  

「锺情怕到相思路」。朱彝尊这首「高阳台」,是纪念当时一段故事。男主角叶元礼有一天经过「流虹桥」,有女郎在楼上看见他而且爱上他,居然在叶元礼不知道的情况下,因思念过重而死亡。这女郎刚死,叶元礼也刚好再路过其门,女郎的母亲拦住叶元礼,告诉他这女郎临终讲的一些话,叶元礼深受感动,进她家痛哭失声,这女郎才瞑目。朱彝尊的友人做传记载此事,他则写下这首凄美异常的作品。  

张红桥因思念丈夫林鸿而死,林鸿自此每过红色的桥就伤心。流虹桥边的楼头女子因爱慕叶元礼,思念至死,死还不能瞑目。这都是感人的故事,而且是真实发生的。就连吴王夫差的女儿紫玉,不也是为相思而死的痴情女?  

思念可以伤人如此之深,恐怕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不过,只要有情有爱的人,必然有过想念的经验;这想念,其实就是相思,只是一般人的相思不必至死。

诗词中,关於「相思」的作品非常多,除了一部分是文人彼此间相惜相别之後的相思,大部分谈的还是男女情爱的相思。虽然有些道学家喜欢把词人的作品戴帽子,解释「相思」是忆君王、怀故国;但是,从多数词作中,还是可以体会男女相思的各种苦楚。有些词人乾脆就把每一句都镶上「相思」二字,看看道学家还如何解释这「相思」。  

蝶恋花

别後相思无限忆,欲说相思,相思终无计。 拟写相思持送似,如何尽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 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这是宋朝石孝友的作品。相思原来是说不得、写不得,再多情意也只有相思一语带过,词人通篇尽是相思,也算奇作。词里的曲牌很多,其中就有「长相思」,宋朝另一词人向滈也曾以「长相思」写尽相思:      

长相思

行相思、坐相思,两处相思各自知,相思更 为谁?

朝相思、暮相思,一日相思十二时,相思无 尽期。    

古时一天十二时辰,「一日相思十二时」,那当然是「镇日相思」。而相思必有两人,也必有情爱,互相也知道对方一定在相思,所以才有「两处相思各自知」这样的佳句。向滈的「长相思」和石孝友的「蝶恋花」都是通篇每句相思,情深意重,不能视为游戏之作。      

长相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 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 一丝。  

 「卮」读知,是酒杯。这是明朝词人俞仲茅的作品。为什麼要折花枝、恨花枝呢?原来是准备花开时候与心上人对花共饮,没想到花真开的时候,心上人也走了。而人最怕的是相思之苦,没想到自己也落入相思之中,无处可回避。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是名句。清朝王士祯批评这是盗自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李词也脱胎於宋朝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其实,这三人这三句都是讲相思,没有什麼盗用的意思,也没有高下之别。相思之苦,展露在脸上的就是皱眉,所以「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而眉毛不能长皱,偶尔一舒展,这相思又爬上心底,就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相思不管在眉间、心上,都是挥不去的,也才有「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李清照、俞仲茅都是描写相思的高手,由此可见。  

宋朝末年有一宫人袁正真也曾以「长相思」这曲牌写过很美的作品: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 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 路通。

芙蓉有木芙蓉、草芙蓉,是很凄美的花,有些地方把莲花、荷花称为芙蓉,可能就是草芙蓉,这里应该是指荷花,所以有「小小红船西复东」。小船被困於大片荷花当中,左也出不去、右也出不去,相思就是这个样子,始终在一番情意中打转,却无路可通。反过来,如果相思有路可通,那也不必长相思了,反正对方已知道我在相思,我又何必相思?而这「相思无路通」是一种苦楚和无奈,有时真想就不要相思了。      

卜算子

我向河南来,伊向河西去,客里相逢只片刻 ,无计留伊住。

去住总由伊,莫把眉头聚,安得并州快剪刀 ,割断相思路。    

这是南宋词人汪元量的作品。「住」就是「留」的意思,宋词中常见,应该是当时的口语。并州的剪刀在唐宋就很有名,很锋利,诗词中常见,如唐杜甫「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宋姜白石「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宋黄孝通「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难断,心上愁痕」,都是讲并州剪刀,已成典故。

 汪元量这是赠妓的作品,匆匆聚散,仍有相思,明知「相思无路通」之苦,也只能设法「割断相思路」。割断相思路,两人仍在两地相思,其实对现况没有什麼改善,不过相思的苦楚可能因此分成两半,各由一人承受,总比两人各自承受彼此两份情意来得轻松一些。「割断相思路」的意思,就像宋词人徐照的「恰似剪刀裁破恨,伴随妾处半随君」,也像宋朝毛滂的「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是两人各自承受自己的爱恨情愁,这相思的苦楚,因此得以不必相乘相加。  

汪元量,字水云,他曾是一段凄美故事的男主角。  

汪元量是南宋末期的大词人,精通音律,被请入深宫和后、妃、宫女一起吟唱。元忽必略灭宋,众多宫女由南方的杭州被俘往北京,汪元量也在其中。後来,汪元量获释得以返回南方,至少有十多名淑人都以「望江南」这曲牌作词送汪元量,此情此景,真正动人,也真正教人断肠。  

这些江南美女被送入深宫,如今一起滞留北方,命运又极悲惨,实可想见她们送别汪元量的心情。宋词中有「赠汪水云南还词」十数首,每首因真性情而见真意,作品不俗,也看出汪元量这些女弟子的功力。试选几首如下:  

「秋夜永,月影上阑干。客枕梦回燕塞冷, 角声吹彻五更寒,无语翠眉攒。

天渐晓,把酒泪先弹。塞北江南千万里,别 君容易见君难,何处是长安?」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 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 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今夜永,说剑引杯长。坐拥地炉生石炭, 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理丝簧。

君且住,烂醉又何妨?别後相思天万里,江 南江北永相忘,真个断人肠。」  

「春去也,白雪尚飘零。万里归人骑快马, 到家时节藕花馨,那更忆长城。

妾薄命,两鬓渐星星。忍唱乾淳供奉曲,断 肠人听断肠声,肠断泪如倾。」  

 从汪元量赠妓的「割断相思路」推测,想必他也是深情中人,又不知他如何看待这一群宫人的情意?而这些宫人,与汪元量未必有男女之情,托於词作之中的还有国仇家恨和自己的遭遇,「相思」对她们来讲,简直就是断肠。  

描写女性的相思,宋词有一首几近白话的作品:      

鹊桥仙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 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 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这是「钗头凤」故事中的男主角陆游,从四川所带回一名歌妓的作品。很多男性的诗人、词人把男女情爱隐於春愁、秋恨之中,满纸情意却畏畏缩缩、讲些空话,难怪这位蜀妓要问:「是那个、先生教底?」  

反观女性,谈起相思,真的是「不茶不饭,不言不语」,放任自己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整日精神都耗在相思里,「又那得、工夫咒你?」  

这位歌妓的姓名不得而知,写起词来却是得理不饶人。「咒你」是「恨你、骂你」的意思,常夹杂在相思里,如果全心全意用於处理相思这东西,真也没有闲工夫来咒你。     

 系裙腰

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後,夜凉时,西风潇 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 到小楼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争」,是「怎」的意思。这是宋朝魏夫人的作品,她可不是歌女一流,而是大家出身,丈夫曾布又是宰相,她也被封为鲁国夫人,在当时是和朱淑真、李清照同样被文人推崇的女词人。而在这「系裙腰」的作品中,「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正是小女儿的神态,总是陷於相思的苦楚中,和「又那得、工夫咒你?」有不同的情趣。  

论起相思,大家是平等的,宰相夫人也和歌妓一样情深。在当时,文人和歌妓交往情生意动的故事很多,或许俗了一些,却也是真性真情的男欢女爱,相思的好作品未必出於名家之手。宋朝就有施姓官员和歌女乐婉的唱和之作,十分缠绵。  

这位施姓官员以「卜算子」为调,写下: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 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 阑,满目围芳草。  

 这歌女乐婉想必也是才女,以「卜算子」答作: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 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了拚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 缘,待重结、来生愿。    

「相逢情便深」是一见锺情的味道,「相思似海深」是自家苦楚的味道。这官员与歌女的际遇究竟如何?能不能因露水姻缘进而结成连理?都是令人好奇的。  

「卜算子」这曲调有一名作,大家琅琅上口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 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 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宋朝李之仪的作品,相思本是两人两地为之,「只愿君心似我心」,因为我已沉缅於相思,只要你的心情和我一样,那也一定在相思,这样才不辜负相思的意思。  

这是文学作品中「换心」的笔法。五代词人顾琼写过「永夜抛人何处去,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朝徐照也写过「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我的心意是说不明白、写不清楚,只有你的心变成我的心,你才会完全明瞭这情意。  

李之仪这作品脍炙人口,主要是把男女主角带入词中,宋朝另一词人姚宽也有这种笔法的词作:      

生查子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 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 解相思苦。    

尘飞絮舞,相见两悠扬,分手却各自不知去处。姚宽写道:「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苦。」其实,在分手的当时,敏感多情的人已可预知日後相思之苦。也就是说,在别离的那一天,分手之前已有相思已有苦,宋朝晏几道因此在描写别离的作品中提过:「今日最相思」,唐朝李白也写「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都是强调离别当下之苦。而别後之苦,第一夜最是相思。      

太常引

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 ,兀谁画、蛾眉远山?

一尊前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 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这是元朝北平歌妓刘燕哥欢送一名官员赴山东所做。「第一夜、相思泪弹」就是讲分离後的第一个夜晚。有些人强颜欢笑和心上人分手,夜半梦回才知道相思的凄苦,甚至因为相思而睡不著、而掉眼泪。就是薄情人轻分轻别,想必孤眠时候,偶尔也会相思吧?虽不至於如刘燕哥一般落泪,只怕惆怅是免不了的。  

宋朝晏几道、晏小山是极痴情的人,和秦观、秦少游一样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写起相思,自然更是情深。      

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 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 不知。    

「浅情人」不是「薄情人」,应该是指感触不如晏小山敏锐、不如他深情的人。对这种人说相思,如何说清楚?  

   菩萨蛮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 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道月来时,不 眠犹待伊。    

深情人怨浅情人,浅情人又如何得知?怨而不得知,爱也不得知,相思便很无奈了。无奈而继续相思,正是晏小山痴情处。「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是极美的句子,犹疑梦中。他有类似的作品:      

清商怨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 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翦,漫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 思,天涯犹自短。    

晏小山的「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有唐朝岑参「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的味道。梦入江南数千里和情人相会,醒来却是一场空,而相思到底有多长?「天涯犹自短」。这天涯数千里都还没有相思那麼长,就好像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天涯有多长,相思就更长。      

鹧鸪天

小玉楼中月上时,夜来惟许月华知。重帘有 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

伤别易,恨欢迟,归来何处验相思?沈郎春 雪愁消臂,谢女香膏懒画眉。    

晏小山的词中很多女子名,信手拈来,未必专指特定一人,此处的「小玉」和「小苹、小碧」一般,都是小山怜惜之人。「归来何处验相思」是情深之人才想得出来的情语,非小晏莫属。  

沈郎是指沈约,他写信给友人,说他因为想念,腰带常须移孔,因为憔悴而瘦了,连手臂都没肉了。小晏用的是「消臂」这个典故,而「革带移空」更是其他词人常用的典故,有宋朝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  

在诗词中,潘郎常指潘岳,因为他发现自己两鬓白了,所以也以「潘鬓」自称鬓白。类似的包括屈原的弟子宋玉写过感叹秋天的文章,提到宋玉就是「悲秋」。庾信写过「悲赋」,提到庾郎就是指沉溺於悲哀的人。王粲写过「登楼赋」,他字仲宣,所以李清照就曾直接写「仲宣怀远」,指其登楼之凄苦。阮籍、阮嗣宗听说可以使弄青眼、白眼,对俗人就使白眼,反之就使青眼,因而「青眼」就指文人雅士,或是深情所寄的对象。  

这些典故多出在魏晋之时,唐诗、宋词中引用的就很多。晏小山作品提到的「谢女香膏懒画眉」,「谢女」也是一典。诗词中的「谢女」有三种说法:一是指晋代才女谢道韫;一是因谢安石蓄妓而称谢妓、谢女;一是指唐朝名妓谢秋娘,李德裕曾为她置豪宅;晏小山也写过「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谢宅、谢桥自然指谢秋娘。但是一般讲「谢女」,大多已泛指女子。晏小山要「验相思」,男的是手臂上的肉都瘦了,女的是无心画眉,都是全心全意,用力相思。  

晏小山的父亲晏殊,关於相思的作品也不少,和小山比较,大晏的相思来得端庄,不致有「验相思」之举,却写尽相思之深、之苦,别有一番风味。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容易抛人去。楼头残 梦五更钟,花底离恨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 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作品的特点,是音律流畅平和,很少用冷僻艰深的字,读来很舒服,像「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让人琅琅上口,而小山的「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意境虽同,情已转折,因怨而曲,这是大晏、小晏父子不同的地方。  

「无情不似多情苦」,依字面也很好理解,但是多情究竟有多苦呢?晏殊说「一寸还成千万缕」。「一寸」是指心,小小一颗心有著千万缕愁思,自然是极苦。李後主、李煜写过「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讲「心有千千结」也是这个道理,出自「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网两张再交错,比起千万缕还要复杂多了,相思就是这样的东西。

木兰花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 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 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这也是大晏的作品。寒食是古时很重要的节日,一说在清明前一、二天。历代都有皇帝曾下令禁火纪念春秋晋文公时,避官在山里和母亲一起被烧死的贤士介之推,有的禁火一星期,有的禁火三天,称为寒食,期满由皇宫分出新火给百官,「轻烟散入五侯家」。慢慢大家藉著闲暇春游,刚好和清明上坟成为「连续假期」,现在已不知有寒食的节日。  

晏殊也很能写情,清清淡淡,信手拈来都是好词。像「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文字律动得很美。又如「万转千回思想过」,平铺直叙却动人心意,用「思想」而不用「相思」,更是努力相思、认真相思的意思,耐人寻味。  

小晏写的是情人的相思,大晏写的是文人的相思。这里讲的「情人」、「文人」不是指正在相思的那个人,而是小晏是深情人,大晏是典型的士大夫,不同类型的人写相思,读起来就有不同的味道。      

临江仙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 一行书,平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 定如何?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无?    

这是北宋晁冲之的作品,正是文人写相思,而且还不是男女欢爱的相思,境界是有,总是少了几分深情。南宋姜夔、姜白石也有一些相思的作品,隐男女情爱於文人词中,比较哀怨:      

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 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 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是姜白石在元宵夜观灯回家之後,梦醒而作,想必是梦里又见到了思慕的人。「红莲」就指灯。「两处沉吟各自知」,证明这已不是「单思」而是「相思」,问题是相思如此苦,所以词人有「当初不合种相思」之叹。当初真是不应该埋下这相思的种子,可是,如果没有当初这种子,世间又那来情爱?  

姜白石还有一首词也是「感梦」而作。

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 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後书词,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 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华胥」是指梦境,相传黄帝有一次白天睡著了,梦见自己到了一个叫华胥国的地方,华胥国也被传为是醉乡的所在。依词的内容,姜白石还是在思慕一位女性,而由女性的角度写相思。基本上,这是文人写相思,但已放入自己感情世界角落里的隐隐深情,才有「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两句也是王国维的最爱。  

清朝词人林云铭好读书,被称为「书痴」,有一天仆人准备好洗澡水请他入浴,他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就穿著衣服坐入了浴缸。这样的文人,这样的痴人,又是如何写相思呢?      

踏莎行

淡月窗虚,残更烛短,家园人在天涯远。梦 中握手正分明,啼鹃声里难寻断。

芳草无情,朱颜易换,离愁味苦尝应惯。生 平懒事为相思,而今也并相思懒。    

如此书痴,也是情痴。「梦中握手正分明,啼鹃声里难寻断」讲的是因相思而入梦,因鹃啼而断梦。「离愁味苦尝应惯」已是几许无奈,而「生平懒事为相思,而今也并相思懒」写得更是百般无奈。  

「生平懒事为相思」,是讲这辈子都不去管其他的杂事,要全心全意用来相思;「而今也并相思懒」,则是因为相思这东西实在太恼人,一辈子相思之後还是无法理清,现在才懒得去相思。虽然「相思懒」,其实还是不得不相思,这百般无聊化为百般无奈,自有其幽怨处。林云铭结尾这两句「生平懒事为相思,而今也并相思懒」,文字凄美,意境幽明,对相思的诠释较常人深刻,是写相思的佳作。  

词人的情爱,自然不一定需要在作品里放入「相思」两字,如蘇东坡忆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岂只是两地相思而已,竟至生离死别,通篇不必「相思」,而相思跃然纸上。不过,本篇特别选了「相思」这个主题,就是看看历代词人如何处理「相思」,心灵层面之外,就文字的层面也看看他们如何运用「相思」这两字来增加文采。  

以宋朝词人为例,范仲淹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张元干写「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蘇庠写「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风一夜深」,张震写「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沈端节写「隔帘听燕呢喃语,似说相思苦」,吴文英写「漫相思,弹入哀筝柱」,晏小山写「琵琶弦上说相思」,晏殊也写「且留双泪说相思」。每一句构成每一篇,都是由相思而衍生的,不能不说是满纸的情爱。  

元朝的散曲一样也有描述相思的好作品,例如贯云石的「寒鸿秋」: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 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 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箇病厌 厌,刚写下两箇相思字。  

 这是诗人、词人自陷於相思的自我解析。平常才思泉涌,今天病厌厌的就是写不出任何作品,怎麼想也才写出「相思」两字,无非是自己也陷於相思之苦罢了。不过,诗人、词人总能把这情绪升华,终究化为文字,为後人留下更多相思的作品。  

最後,可以再看一首宋朝游次公的相思:      

卜算子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柈话别离 ,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 ,楼上多风雨。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语极凄婉。楼上果真是多风雨?还是上了楼之後发现相思比风雨还多?这是词人不欲言明的情致。总之,相思是放在心里的,像爱一样,现代的人不习惯讲出口,其实词里很多是满嘴相思、通篇相思,不也一样感人?如果你还是讲不出口,硬要让相思放在心底,那麼,明日请你就别上楼了。楼上不只风雨多,相思更是沉重地压著人喘不过气来。这也是词人必须直接用「相思」两字宣洩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5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于记忆存在偏差,可能出现别字,还请见量。
第2个回答  2011-08-04
得失,有得有失,在你得到爱情的同时,你就会失去很多的自由,这就是爱情观。
第3个回答  2011-08-04
珍惜淡定的心境
苦过后更加清
万般过去亦无味但有领会留下
第4个回答  2011-08-15
你就像一只刺猬,当我抱起你时,血滴在了你的身上,你说我伤害了你,可你却不知道那血是我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