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对社会有什么利益

如题所述

  中学生,其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未定待定,趋向和接近于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在树立远大理想,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接受革命、科学的教育方面,具有最大的可塑性。通过对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分析,从而正确地扶植、引导、校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不规范的行为,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认识能力的发展

认识能力就是智力,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客观事物的能力。

中学生的认识能力,随着年龄增大、年级增高而发展,但发展并不平衡,差异日益显著。初中二年级,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一下学期、高二年级则是中学生认识能力趋于稳定状态的阶段。下面就认识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别谈谈它们的基本特点。
1.感知能力的发展

感知,是指感觉与知觉这两个认识客观事物的认识形式。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认识能力的基础。
中学阶段,由于各科教学和各科课外活动,要求他们比初中生有更高的感知能力,要求他们能更细致地分析和理解外界事物,因而,他们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有如下几个方面:
(1)感知的目的性明确,自觉性提高,时间性稳定。小学生感知无意性和兴趣性较明显,如看一幅画往往被整个画面所吸引;或被一些鲜明的颜色、神态吸引,忘了观察的目的。初中生则能自觉按教学要求去观察客观事物,并能较长时间地进行稳定的观察。高中生则不受情绪和兴趣的制约,能注意事物的细节,能比较全面地、细致地观察,并通过观察,比较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做实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电工等等)时,都明显地表现出这些特点。
(2) 感知的精确性、概括性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感知的一个明显缺点,是笼统而不精确,不善于区别事物的细致差别。中学生对比事物的正确率逐步增加;理解事物由抽象到具体。研究表明,初中生视觉感受性比小学一年级学生增高60%以上;高中学生的视觉感受性和听觉感受性都达到了成人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成人。他们在这方面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是由于思维参加到知觉活动中,能够观察到对象的主要本质,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
(3) 感知活动中,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中学生感知活动中的逻辑性知觉,主要表现在:能把学习到的一般原理、原则,与观察到的个别事物联系起来,把所看到的图形和有关几何定理联系起来。
(4) 感知活动中,空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绘画等学科时,除了直观了解,还能在抽象水平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它说明中学生的空间知觉有了新发展。
感知能力是中学生认识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提高他们感知的自觉性,扩大他们感知的范围;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灵活多样的直观教具,使学生产生完整、鲜明、精确、生动的表象,从而发展他们的感知兴趣和能力。
2.记忆能力的发展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储存反映,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痕迹。

中学生记忆的特点:一是记得快,尤其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记得比较牢固。曾经有项研究表明,在同样长的时间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几乎多四倍,达到了记忆的“高峰”。这段时间里记住的诗词,往往终生难忘。二是有意识记忆在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记忆主要靠老师提出来。中学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目的的明确,逐步自觉独立地检查记忆效果,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三是理解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小学生机械记忆占优势地位。到了中学,由于学生知识日益丰富,逻辑思维进一步加强,加上教学内容深刻地反映着事物本质,理解记忆就成为中学生主要的记忆方法。四是抽象记忆日益发展,小学生很大程度上靠具体形象记忆外界信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抽象概念,能进行推理、证明,抽象记忆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根据上述中学生记忆的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和发展良好的记忆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3.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反映。它是认识能力的核心部分。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小学生主要是从具体的形象进行思考。初中生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如学习物理时,对“力的作用与反作用”这个概念,最容易接受的例子是用“马拉车”来解释,即马和车都是施力者,同时它们又都是受力者。但对一些缺乏直观现象作基础的内容,初中生的理解就比较困难。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综合分析各种事实,从而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又如学习化学,在学了卤族、氧族、氮族等非金属元素后,开始学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等理论;接着,以周期律等理论作指导,再去学碳元素以及各金属元素。这就包括了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整个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明显地表明学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高度发展。
(2)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生已不满足教师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描绘和讲解,好独立地寻求和争论各种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他们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和争论的时期。但还不成熟,有时热衷于片面的、非原则的争论,有时孤立地、偏激地看问题。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比初中生提高了一大步,首先表现在他们能有组织地进行思维,能比较自觉地从本质上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他们也怀疑、争论,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中生那种思维的偏激现象;他们一般不人云亦云,不仅能正确地对待学习材料,还开始思考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等等,以促进、启发他们自觉地组织思维活动和掌握辩证唯物的思维方法。
4.想象能力的发展
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人脑将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产生出新表象的整个心理过程。表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人的思想意识和品质、言语水平的高低,是想象的基础。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想象十分丰富、生动。他们从看到的电影中,产生了对艺术形象的神往:如将来作个航海家、探险家、飞行员、演员,等等。他们还根据老师的生动描述和自己阅读的书籍,产生丰富、生动的想象。
二、情感的发展
1. 中学生情感的主要特点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如:客观现实符合我们的要求,就会产生满意、愉快、欢乐等情感;否则,就会产生忧伤、痛苦、厌恶、愤怒等情感。

小学生对情感控制不强,易受感染,不稳定。中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内容日益丰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情感内容趋向多样化、复杂化。例如,他们对什么似乎都“多情”,感兴趣,对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文科知识、理科知识,国内大事、国际大事,以至于宇宙的奥秘或世界的未来…..他们对老师、同学也比在小学有感情。特别是高中生,情感更加丰富。敬仰英雄人物,关心国家前途,追求美好未来,对国家和社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另外,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友谊需要,甚至有了初恋的体验。
(2) 情感不断深刻。小学生情感体验,带有具体性、表现性;而中学生,已能从事物的本质方面产生感情体验。例如,对老师的爱,小学生一般从老师对自己和气、态度好来爱老师;中学生则从老师兢兢业业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来爱老师。
中学生的情感,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初中阶段,学生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同志感、友谊感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容易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内,出现哥儿们“义气”等情况。到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感,以及为真理和信仰而献身的精神。
(3) 情感的“两极性”明显。中学生的心理埋伏多种矛盾。表现在情感上,就是“两极性”十分明显,如他们取得成绩时,非常高兴,得意忘形,一旦失败,极端苦恼,悲观丧气;又如他们有为真理献身的热情,盼望完成惊人的业绩,但也有因盲目狂热而干蠢事,情感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形成这种摇摆不定的情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学生各种各样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他们对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还缺乏认识,于是产生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这种不断增长的矛盾是中学生发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列情感的社会因素。二是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功能的显现,下丘脑神经总的趋势常有兴奋性的亢进,与大脑皮质原有的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是中学生情感两极性的生理因素。
(4) 情感的自控力逐渐增强。尽管中学生情感“两极性”明显,但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有人把初中生的情感比作“一团火”,把高中生的情感比作“热水瓶”,就是这个意思。
了解中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后,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效能:对初中生,既要发挥他们情感的炽热性,又要防止他们的轻浮性;对高中生,既要巩固他们情感的深厚性,又要克服他们的片面性。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和情感体验水平出发,使学生情感发展趋于稳定,并逐步服从理智监督。
2. 集体感、友谊感和两性爱情的萌芽
(1) 集体感。集体感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态度的一种情感,中学阶段,是最富于集体感的年龄阶段,学生在这方面有如下特点:
a.中学生喜欢生活在集体之中。他们的集体组织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班集体、校集体、共青团组织等校内有领导的集体;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学社、刊物编委会、“研讨会”等校内自发的组织;三是校外有领导的集体,如业余学校、青少年宫和俱乐部等。这些组织活动,不仅使中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也陶冶着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志感和义务感,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学生在得不到集体组织或家庭“温暖”的情况下,会产生参加“团伙”集团的愿望,这是第四种形式。这是非正式的、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伙集团,年龄差异大,其成员大都是品德不良、有劣迹行为的青少年,常常导致中学生违法犯罪。教师对此要特别防范,不允许这种团伙集团出现,并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
b. 中学生希望在集体中受到尊重。中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很希望自己的能力为同学们承认,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威信。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失去集体对自己的信任。针对这个心理特点,我们班主任应加强他们的修养,如谦虚、谨慎、正直、坦率、与人为善、真挚等,以提高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得到同学们的尊重。
(2)友谊感。中学生都强烈地需要友谊,已感到友谊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东西。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往往终生难忘。他们对父母、老师不讲的话,可以对好朋友讲。朋友相互间的影响比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影响还要大,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在感情上的依恋,还能将友谊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但若发展成“哥儿们”义气,也会为朋友“两胁插刀”违法犯罪。对此,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使学生能沿着正确的友谊道路前进。
(3)中学生两性的萌芽。爱情是两性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情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特别是现代中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普遍提前一至两年,他们的性意识和两性爱情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中学生的性意识与向往两性爱情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对爱情有一种朦胧的追求,对异性萌发爱慕之情,感情是纯洁的,方式是健康的,思考是严肃的。
有的由于社会上不健康的性刺激,外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品德修养会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个别的还会违法乱纪。
对待中学生中出现的两性爱情,不能沿袭过去那种愚昧的、简单粗暴的做法,而应花精力、动脑筋,教育他们要有法制观念,要有严肃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在学习阶段把精力放在求知上。
三、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克服困难的表现,就谈不上人的意志。

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加强意志培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没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是很难担负起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和加深,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剧变和情感的波动,都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
1. 中学生意志的一般特征
(1)自觉性不断提高,但存在着“暗示性”“独断性”。例如,在纪律方面,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别人的影响,一些乱班,能遵守纪律的学生,寥寥无几。高中以后,学生受暗示的行动会逐渐减弱,但又出现了“独断性”,有强烈好胜心,好与别人比高低;爱表现自己,甚至自吹自擂;明知错了,还要坚持已见。“暗示性”和“独断性”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消极的一面,必须加以引导、纠正。
(2)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但存在动摇性和蛮干现象。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不断碰到新的情况和新的困难,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意志在不断发展,毅力在不断增强。对那些处逆境而不馁、顽强拼搏、最终有所成就的人,引以为榜样,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另一方面,他们存在动摇性:在取得成绩时,往往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又往往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他们容易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蛮干、鲁莽当英雄行为,因而作出一些错事和蠢事。总之,不论是动摇性还是蛮干,都说明中学生意志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养。
(3)自制力不断增强,但容易冲动。自制力是人们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时表现为激励自己,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有时表现为抑制自己,去克服不良动机,纠正错误行为。他们好奇心特别强,认识能力跟不上,有时贸然行动,不顾后果。
2. 中学生意志的培养的主要途径
(1) 提高认识。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识愈正确、深刻,意志就愈坚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产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各种困难。
(2) 发展积极情感。意志与情感是紧密相联的。积极的情感,是意志的推动力量,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能激励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对事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能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如情绪低沉,悲观失望,会消磨意志,动摇信心。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特别是要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使之成为意志的强大动力。
(3)加强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逐步锻炼出来的。中学生意志锻炼的方法很多,如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按时完成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学雷锋做好事等等,都能起到锻炼意志的作用。为了使学生提高信心,意志锻炼应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同时要布置一些不能立刻引起兴趣但必须完成的任务;布置一些比较困难的、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以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4)注意差异。学生意志的强弱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针对他们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一些学生的动摇性比较突出,对他们要侧重坚韧精神的锻炼;另外一些学生比较懦弱,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对他们则着重大胆、勇敢精神的锻炼;还有一些学生容易冲动,比较任性,对他们着重锻炼自制力。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对自己作出评价的能力。它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人在社会交往中,逐渐把自己当作主体从客体中分出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义务,这样,自我意识便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闭锁性、自我评价三个方面。
1.独立性

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这时,他们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做大人看待,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意见,也愿意承担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而成人总是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他们要求独立,成人总不让他们独自行动;他们要自作主张,成人却不允许;他们要求得到尊重,成人则往往是压制、训斥。这样,他们就会感到苦恼,甚至产生反抗情绪。
教师应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要求,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自主和自治的权利。虽然他们的主张、意见、要求和理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幼稚、片面的、脱离实际的、甚至错误的东西,但要看到,他们总的趋势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对他们积极的、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充分肯定,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对他们消极的、不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耐心说服教育,决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对学生有时表现出来的贸然反抗情绪,也要正确对待,要用发展的观点、心理学的观点去看待这些问题,耐心教育,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闭锁性

从初二开始,学生逐渐显示出“闭锁性”,即他们的内心活动不大愿意表露出来。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教师要注意到这个特点,不要因此对他们产生误解,更不能以一时一事的表现去作判断、下结论。同时要看到,中学生既有“闭锁性”的一面,又有希望别人了解的一面。他们希望教师、家长能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所以,关键是能否得到他们的信任。如果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向你披露内心的秘密,你就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3.自我评价
(1) 从评价别人到评价自己。初中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以别人为“镜子”来看自己,并独立选择学习的榜样。但他们评价别人往往比评价自己更主动,内容也更丰富、更具体。高中生则能经常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遇事爱联系自己,自我教育的愿望比较强烈。
(2) 从评价外部行为到评价个性品质。初中生开始对人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他们看文艺作品,除了注意人物的行动和故事情节以外,还议论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个性品质,对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行评价。但他们对人的评价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高中生则能比较全面、比较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他们不仅分析自己做一件事的心理状态,还经常分析自己的整个心理状态,以及自己的意志、性格等,这是他们逐步成熟的一个标志。
提高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他们性格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方法是:第一,通过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行为动机、个性品质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第二,教师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进行小结;培养他们写日记、与朋友谈心的习惯;第三,通过自我鉴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批评的精神;第
四,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五、理想的形成

理想,是人们向往的目标,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机。理想远大,这种内在动机的力量就大,就持久,能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有所成就;相反,理想平庸,这种内在动机的力量就小,就短暂,并容易把人引入歧途。中学时期是人一生中热情奔放、富于理想的时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扩大,中学生的眼界已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国家、世界以至宇宙,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遐想和希望,他们渴望自己对社会、国家作出贡献。

树立远大的理想,对于中学生有特殊意义。因为他们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了远大理想,就能抵御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蚀,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就能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帮助、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人民教师责无旁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8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十个方面: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  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地自我评价,既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和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犯道德行为和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5、保持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御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以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7、让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敢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们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定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