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脑梗塞权威?

如题所述

  推荐您与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联系,它们较早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病。他们使用的是胚胎干细胞,一次性移植,费用约5--6万元,住院10--14天。以下是关于当前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理论与实践一文,发送给您供参考。
  脑科学探秘——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理论与实践
  脑组织非常娇嫩、柔软,虽然质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是它消耗的氧气却占身体需要量的20%。如果大脑在缺血、缺氧状态下,5分钟左右,大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就是由于脑供血动脉发生堵塞,使血管血流中断,血管周围的脑细胞发生肿胀、坏死。而坏死性组织形成的“病灶”,不久就会发生液化,形成中空的“囊腔”。很快,囊腔就会被胶质细胞所填充。
  由于病灶区内大量神经元死亡,必然造成神经相应控制区的功能缺损。如,大脑主动脉的重要分支——中动脉发生堵塞,周围神经细胞死亡后,会使患者发生肢体偏瘫、失语等症状。这是因为人体的任何随意活动,都要受脑神经的调控。
  脑梗塞按进展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在各个阶段治疗的方案有很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脑梗首次发作的规范治疗,而且救助的最佳“时间窗”为3—3,5小时之内。此时此刻,要打通堵塞的血管,挽救处于病灶周围处于“凋亡状态”的脑细胞(半暗带)。纠正处于紊乱状态的电解质平衡。这个阶段治疗以药物为主。病灶的大小、位置,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主要因素。

  在患者的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即进入恢复期,一般是3—6个月之内。
  恢复期内,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性治疗,以诱导新的神经通络形成,代替毁损的神经通络。这个阶段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康复锻炼。
  在脑梗后遗症期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功能,预防二次脑梗,即实施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很多,但基本是改善脑供血状态(活血化瘀)和神经营养剂。
  近来,脑梗塞后遗症治疗理论有多种“学说”提出,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脑的“可塑性”学说。
  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后,其对应脑区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神经元的联络可以重建,即神经元的功能具有可塑性。
  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发病后在显微镜下均可见病变成腔,处于中心及周围的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及细胞坏死,周围组织受压,随后胶质细胞增生,血肿或变性组织液化,被自体吸收后形成瘢痕或“囊腔”。
  但在“病灶”区域周围仍有存活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间需要建立新的神经联络通路,以“替代”死亡了的神经元功能。从本质上讲,这是神经元间的“替代作用”。进而有人提出“左脑损失,右脑补”之说。该种学说,着眼点是神经细胞功能及其替代作用。
  二,神经网络结构及功能学说。
  大脑就像极其庞大、复杂的因特网,而每个神经元犹如一个个微型电脑。各种信息的接受和处理、相关指令的发出,都要在网络上运行。脑中风后遗症,就是“病灶”位置的局域网被损坏,,其相应的“程序”丢失,不能发出有关的运动指令。
  有一种动物实验,把实验的猴子制成脑栓塞后遗症模型,然后,把一个人工芯片植入实验猴的脑中(病灶区)。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实验猴竟然能够肢体运动恢复如常。芯片中有肢体运动的程序,已经丢失的程序被恢复了,所以实验动物能够在短期内经过训练恢复肢体正常活动。本实验支持脑神经网络功能学说。
  三,脑神经细胞再生论学说
  脑组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这是近代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之一。大脑中的某些部位有干细胞存在,这些干细胞能够在脑组织损伤情况下,分化成为神经细胞,起到修复损伤脑组织的作用。可是,由于可供利用的新生的神经细胞数量有限,而且不能迁徙到损伤位置(病灶区域)。因此,靠“内源性”神经细胞再生,去修复损伤脑组织,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外源性”干细胞植入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是极其有希望的康复医学尝试。
  目前,据悉国内若干家医院在开展这项临床研究。但是,有关业内人士声称,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尚待解决很多问题之前,急于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面临的风险很大。如,干细胞既能分化成为神经细胞,也有可能成为癌细胞。不过,干细胞植入法为脑组织的神经修复带来一线曙光。
  四,脑细胞激活论学说
  其一是,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制剂,经过“科学术语”的假包装,声称能够刺激脑细胞再生。但是,脑里的“血脑屏障”会将大分子药物拒之在外。即使使用能够“醒脑开窍”的药物,依然如此。所以,即使被国家批准的治疗性药物,还是不能发挥其预想作用。
  其二是,利用物理刺激因素,激活脑细胞。比如,针灸,在患者的恢复期,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后遗症阶段,几乎看不出来什么显效来。
  其三是,利用(8—13Hz)电脉冲刺激头部的相关穴位.。研发者声称,α脑电波能够诱导脑内吗啡的分泌,而脑内吗啡能够唤醒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而人脑内90%的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即使死亡了50%的脑细胞,其余的被唤醒的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完全可以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激活论”者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有神经科学的实践支持。
  五,展望
  新世纪头十年,在脑科学领域中关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特别是脊髓损伤修复取得了长足进步。关于干细胞的自体来源,扩增技术,获得初步解决。如何解决干细胞在脑中微环境中定向地分化为神经元,并且迁移到脑组织损伤部位,而新生的神经元必须有效地与原有神经元实现网络连接,这些课题带有巨大的挑战性。而众多科学家们正从不同角度进行有益的探索。
  (东方欲晓/文 2011--8--8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0
北京阜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