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就是黄鹤?白鹤?仙鹤???

昨天看儿子的幼儿画报上,有一篇文章是说两个孩子到黄鹤楼玩,然后一只丹顶鹤(文中,名字叫白鹤小红帽)就出来和他们玩,文中,时而出现白鹤字样,时而又说是仙鹤,时而又说是黄鹤楼上的黄鹤,说学名叫丹顶鹤.我想求证一下,黄鹤楼里所指的黄鹤,和一般我们说的仙鹤,还有白鹤,是一种么?都是丹顶鹤的别名么?

故人西辞黄鹤搂,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流诵千古的诗篇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依依惜别友人孟浩然时真实感情的流露,现在人们吟颂起来仍然感人至深。

黄鹤楼与岳阳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其实,三国时在此临江建楼,是出于军事需要,后来逐渐演变成人文景观,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大火。可以说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历代名人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苏东坡、陆游、范成大、黄遵宪等曾先后到这里吟咏,留下了许多豪放激越的诗篇。

其中,唐朝诗人崔颢的诗篇最为有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篇突破了时空,发挥了想像力,深刻地抒发了作者对这座千年名楼中“黄鹤”一去不返的怅惘怀念之情。据说后来号称“诗仙”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一首歌咏“黄鹤楼”的诗时,却见题在墙壁上崔颢的“黄鹤楼”诗,读后感慨万分,自愧不如,只好无奈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美好传说,使黄鹤楼的名气大盛,由自然景观成为一处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

那么,人们尽情吟咏的“黄鹤”从何而来?自然界果真有如此神奇的黄鹤吗?这里面还有许多深奥的知识呢!

“黄鹤”从何而来?

学者们长期认真深入的进行了考证,结果提出两种学说。一些学者认为:“黄鹤”应当是“黄鹄”的误传,古老的黄鹤楼应当正名为“黄鹊楼”。

主张这种“误传”学说的学者主要有两个理由根据,一个理由是在自然界并没有黄鹤这个物种。我们知道: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现存15种,多属于珍禽,亚洲尚存9种。这9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像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灰鹤、黑颈鹤、白鹤、赤颈鹤、白头鹤、衰羽鹤等,大多属于严禁狩猎的一类保护鸟类,尤以赤颈鹤更为濒临灭绝危险的珍禽,自然界仅存10余只。在世界各国的鹤类中,动物学家却从来没有发现过“黄鹤”,而在江汉地区一般多见的仅是“灰鹤”。

那么黄鹤楼的命名从何而来呢?这些学者认为,原来“黄鹤”是从“黄鹄”通变而来的。文章开头说过,武昌蛇山上有一地名叫“黄鹄矶”,上边盖的楼自然应该叫“黄鹄楼”,就如岳阳楼地处岳阳一样。人们又好奇地问:黄鹊是一种什么鸟呀?答案是:它就是美丽的天鹅。清《说文通训定声》谓:“鹄形似鹤,色苍黄,亦有白者,其翔极高,——名天鹅。”《辞源》介绍:“鹄,水鸟名,似雁而大,全身色白,颈长,嘴根有瘤,色赤黄,故又谓之黄鹄。俗称天鹅。”《中国动物志》中也指出:“古之鹄即今之天鹅。”

原来“黄鹄”就是普普通通的天鹅啊!而在我国古文中,鹤与鹄是互为通用的两个字,《元和志》中指出:“黄鹤楼在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记有:“黄鹤山,一名黄鹄山。”这些史料都可以证明古文鹤与鹄是互为通用的例子。于是由此“黄鹄楼”逐渐演变而成“黄鹤楼”,以讹传讹,流传至今。这就是主张“误传”学者的第二个主要理由。

神秘的“仙鹤”传说

可是大多数学者却不同意“误传”的说法,他们认为,“黄鹤”就是神仙乘坐的仙鹤,凡世间没有才增加了神秘色彩。古代帝王都以黄色为富贵尊严之色,为五色之尊。史书《寰宇记》中记载了一个优美的传说: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费棉”的仙人,经常“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还有另一个优美传说,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址原为辛氏开设的一个小酒店,辛氏非常勤劳善良,一次,有一位老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告之这只神奇的黄鹤它能下来起舞助兴。每当酒店开门,体态潇洒的黄鹤就下来高声鸣叫,起舞助兴,舞姿优雅。从此宾客盈门,小酒店的生意非常兴隆。过了10年,老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在众目睽睽之下,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勤劳善良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她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据史书记载:我国远在春秋时代,就开始驯养鹤了,而“黄鹤楼”的楼名,在三国时期就有了记载,可见黄鹤楼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自东汉以后,道教盛行,鹤与神仙相伴,成为仙鹤,号“蓬莱羽士”,身价显赫,成为统治者相互赠送的贵重礼品。唐代是鹤的鼎盛时期,更加身价百倍,文人雅士争相颂扬,以至“家家皆养鹤,鸡鸣鹤亦鸣”,在当时真可能出现“鹤立鸡群”的景象。此时,雍容华贵、身姿潇洒的仙鹤,其地位仅次于传说中的凤凰了。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江河湖泊星罗棋布,还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这些都是鹤类喜爱的条件,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产鹤最多的国家。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式提议,将珍禽丹顶鹤作为我国的“国鸟”。

的确,自然界中鹤身姿潇洒,步履轻盈,寿命长,是鸟类中的老寿星,能活80多岁呢!是长寿吉祥的象征,人们经常取名“鹤寿”、“鹤龄”、“鹤年”,就是企望健康长寿之义。鹤属候鸟,它的飞翔力极强,春秋时节,南北往返迁移,需要行程漫漫数千里,能飞跃世界最高山峰,有登山队员亲眼看见鹤群飞过喜马拉雅山的壮观场面。鹤还是“爱情忠贞”的象征,由于鹤属于单配性鸟,一旦配偶,结伴终身,成对栖息,双双起舞,配偶去世,孤单一生。另外,由于“黄鹤一去不复返”这一句唐诗流传很广,寓意深刻,后来人们引申永不再现的事物为“杳无黄鹤”。

除此之外,还有的动物学家特地指出:经过考古发现,远古时期地球上曾有30多种鹤,后来由于环境变迁,陆续灭绝了一半多的鹤种,这灭绝的鹤种仅留下骨骼化石,它们中是否有黄鹤谁也说不清。而且在古代也会有物种变异,偶然出现一只黄羽毛的“黄鹤”,也是很有可能的。古代文人见到或听到罕见之黄鹤,认为不是凡间之鸟,加上丰富的想像力。就与天宫神仙相连,称为仙鹤,也是很自然的。当然,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科学设想,因为目前谁也无法证明啊。

重现“鹤绕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古老的黄鹤楼现在已经修缮一新,以它那优美的传说和雄伟的建筑,迎接中外游客。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楼前,有一只伸颈扬头、舞姿潇洒的黄鹤塑像,引发游人无限神奇的想像!

黄鹤楼内部共五层,层层的风格各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谨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在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和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精美长卷壁画。

最近传来消息:鹤绕“黄鹤楼”的美丽传说,即将在武昌蛇山变成现实!有关部门正在实施一项“千年鹤归”计划,招来30只丹顶鹤为名楼增色。“千年鹤归”计划将从黑龙江引进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以其替代传说中的黄鹤(因为谁也无法找到“黄鹤”啊),这些珍禽丹顶鹤经过多年驯化,能听懂驯鸟师的指令,还能翩翩起舞,每天上午和下午,将安排丹顶鹤从黄鹤楼北边的牌坊处一起起飞,环绕黄鹤楼飞行一次。
参考资料:http://www.mzjky.cn/ywxk/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8

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 白鹤 也是其中一种别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leucogeran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30厘米。体羽除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外,为纯白色。头和脸部裸出部分为鲜红色。嘴赭红色。脚浅肉红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05
丹顶鹤的别名很多,仙鹤是最常见的一种,因为成年鹤的羽毛主体白色,说它是白鹤也合理(另有一种学名就叫“白鹤”的),黄鹤楼里所指的黄鹤也可以是丹顶鹤,因为幼年的鹤就是黄色的。
正宗的白鹤: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D7%BA%D7&in=45&cl=2&cm=1&sc=0&lm=-1&pn=44&rn=1
丹顶鹤幼鸟: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5%A4%B6%A5%BA%D7&in=137&cl=2&cm=1&sc=0&lm=-1&pn=136&rn=1
第2个回答  2007-07-05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