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同事用长效胰岛素(来得时)与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合用,不知道可否合用?

如题所述

医生给他开的治疗方案,当然是能用,难道你也想用长效?它们的作用机制不一样,所以治疗的目的不一样,但都是控制血糖, 如果你有糖尿病,没事的话可以去医院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参加下糖尿病教育,实在没时间就要几本关于糖尿病的一些资料看看,很多的;还都是免费的,看完了再去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31
由于您没有提供病情的基础资料,所以只能就胰岛素的使用技巧(知识)概略回答一下。
谈胰岛素使用技巧(2010版糖尿病指南)

问: 我国2型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答: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讨论稿),我国2型糖尿病特点——
1.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更为显著。
2. <20%新诊断的中国患者为单纯空腹血糖(FPG)升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分析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及血糖特点,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
问: 如何判断患者该打胰岛素了?
答: 起始胰岛素方案的选择: 2010版指南(讨论稿)推荐,胰岛素起始治疗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NPH)、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适应症: 适应于内生胰岛功能缺乏不十分严重,口服降糖药尚有一定疗效,但血糖不能达标的糖尿病患者。
特点: 在原有口服降糖药(OHA)的基础上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
治疗模式: OHA + 晚睡前NPH/长效,OHA + 晚睡前NPH治疗。在FPG达标后,白天基础血糖仍高者,增加早餐前NPH。
OHA联合睡前NPH/长效机理: 胰岛素对夜间肝糖输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夜间至黎明升糖激素分泌增多的升糖作用可使FPG下降,继而白天血糖也相应改善;使夜间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休息,使其对白天餐后血糖的反应得到恢复。
OHA联合睡前NPH/长效的优势: 改善口服降糖药效果,按需调整NPH/长效剂量,发生低血糖风险小,体重增加不显著,简便易行。
NPH两次注射的机理: NPH的作用高峰为5~8h,持续时间不能覆盖24h,两次注射有利于全天基础胰岛素的补充。
2010版指南关于基础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起始剂量为0.2/kg体重/日,根据FPG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每次1~4单位,直至血糖达标。如3个月后FPG达标,但HbA1c不达标,要调整胰岛素治疗。
问: 怎样应用预混胰岛素?
答: 预混胰岛素制剂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如30/70、50/50;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机理:可以同时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研究数据显示这种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强化口服药治疗,优于一天一次基础胰岛素治疗。
2010版指南中的使用方法: 每日一次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kg体重/日,晚餐前注射。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4~0.6u/kg体重/日,早、晚餐前注射。
剂量分配: 早餐前2/3;晚餐1/3或1∶1比例。
根据FPG、早餐后和晚餐前后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每次1~4单位,直至FPG达标。
适用人群:口服降糖药或基础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者,特别是睡前胰岛素用量已接近30单位,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建议改为预混胰岛素两次注射。对多次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差者也适用。
预混人胰岛素治疗模式:
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者: 50R
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增高者: 30R
两次预混人胰岛素的优点是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早餐后2h血糖满意时到上午11时左右,可能发生低血糖。如午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考虑此时加用口服药,如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晚餐前NPH用量过大,可导致前半夜低血糖。晚餐前NPH用量不足,可导致FPG控制不满意。
问:在1针或2针胰岛素治疗中如何调整口服降糖药(OHA)?
答: 根据血糖调节OHA剂量,如白天血糖仍偏高,可将OHA加至适当允许量。如OHA已达最大剂量则胰岛素加量。反之,如白天血糖偏低,可将OHA减量。如已经两次注射胰岛素,可以停用磺脲类降糖药等促分泌剂。保留二甲双胍、拜糖平。
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优势同预混人胰岛素,如午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考虑此时加用口服药,如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也可增加一次午餐前胰岛素注射。
( 文/邢小燕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师 )
笔者:根据邢教授原文整理,略加改动。
第2个回答  2011-07-31
从技术上来讲,来得时是甘精胰岛素,是存在于酸性溶液的。
而诺和锐是门冬胰岛素,存在于中性溶液的。
如果将两者混合,会出现沉淀,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