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未来,是小学重要,还是中学重要

如题所述

对于孩子的未来,是小学重要,还是中学重要?

说在前面的话
在孩子升学的问题上,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在择校时有所迷茫。对于孩子的未来,到底是小学重要,还是中学更重要?
有的家长觉得小学只要把习惯养成了,什么学校都一样,关键是老师重要,成绩差异是从中学和高中才开始分水岭,中学更重要。
也有人说,孩子刚上小学自制能力不够,往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习惯不好以后进再好的中学都没有用,因此,从小就要开始择校。
很多时候,在自身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为孩子买下好学位,往往小学和中学只能二选其一。那么,对于孩子的未来,在小学和中学之间,你是如何选择的呢?
小学作为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不应忽视
小学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中学的学习状态,高楼大厦还起于地基,地基牢固,才能让孩子们在中学自然的接受学习。不然,要想再重新学习和巩固小学知识,在时间和状态上都很有难度。
——来自帮友:YEJoyce
当然是小学重要!
一棵小树不发芽,能成材吗?
小学是打地基,怎能不重要?没有小学,何谈初中!有人会说初中知道学就行。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在小学记算能力差,初中再努力,数理化也不行,请不要小看小学时的口算训练。
同样,小学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初中是补不回来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基础最重要,不能本末倒置!所有的家长,可以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伴随你左右的多数是小学学到的,这是基础,先入为主,进一步强调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来自帮友:lypzm2005
相对小孩自身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基础小学是重中之重,素质好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初中都可以得心应手。
但相对平台来说,每个阶段都重要,初中,高中不同学校的师资,氛围及学生的努力各不相同。既然重视,何不从小抓起。
——来自帮友:鸣泉居士
重不重要不在于成绩,而在于习惯的养成。这个习惯各位家长不要理解为学习习惯,是做任何事的习惯。比如兴趣、爱好的培养、责任心的建立、注意力集中、做人诚实善良等等。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的习惯要在学习中改,其实是很错误的!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一定是学习之外的习惯带进来的。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小学成绩一直非常好,大家也天天表扬,慢慢的如果习惯很不好他会成为很自我中心的孩子,很有优越感。平时甚至父母给穿衣服搞慢了都会发脾气,吃饭觉得不对胃口就说家长。这样的孩子,升到名初,周围都是优秀的孩子,瞬间可能觉得优越感没了或者反而跟不上大家,这时孩子就会很急,脾气也更大,叛逆期也就随之而来,从而变成了问题孩子。那这个跟成绩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习惯、品性的培养和建立远比初中重要。其次才是看成绩,习惯好了,成绩按科学的方法来,肯定会优秀的!孩子生下来首先做人学好咱们再来谈成绩。不然成绩再优秀,情商、力商很低出来也是高分低能,不知变通,又有何用?
——来自帮友:PriestICE
初中孩子受环境影响大,更应注重环境
如果是条件有限,小学和中学只能选择一个,那我觉得初中更重要。因为小学孩子可塑性非常强,不懂事,有什么问题家长还可以控制,但是到了初中,孩子更容易受环境影响,受周围同学影响,到时候不是家长能左右的,而且中学是人生观,思想观固化阶段,对孩子人生影响力更大,至于成绩小学阶段的知识是可以补习出来的。关键是家长要素质高,关键时刻不能被人忽悠,所谓站的高才能望的远。
——来自帮友:龙龙念书
相对来说中学更重要点,只是从自身经历谈。小学不是特别差就行,习惯是家里培养的,做作业仔细,不拖拉,好好记笔记,好好预复习,这些老师不强调也能习得的。中学后就是环境问题,周围环境是不学习向上,孩子逆反精神一来,父母是管不了的,这和小学里你对孩子说不要学别人,自己好好学不一样,在小学孩子会这样享受自己的不同,到中学就觉的自己格格不入还是学别人不读书了。所以小学择校失败可以忍,中学一定要拼择校。
——来自帮友:lucky_gjy
相对而言,我认为初中更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孩子们基本比较听话,家庭教育可以施加的影响较大;而进入中学尤其初中后,孩子受同侪的影响更大,很多孩子是“人掺不走,鬼掺飞奔”,所以在家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初中更重要!而且记得以前有过调查表明,重点高中的学生中,小学普小的占比很大!
——来自帮友:三文鱼安安
人的精力有限
不赞成老师做微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反对用一元论或简单性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应当说,在学习生涯的不用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不是用重要不重要的方式来评价。
简单来说,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因为绝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和学业能力都处在中间层次,而习惯和态度,是学习潜力的重要保障!即使是小学六年,也会有不同的成长任务。至于初中“重不重要”,不需要多说了吧?!但是,学校仅仅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短暂的驿站而已,珍惜校园生活,因为成长的道路,永远是单行道。
——来自帮友:芒果爸gx
小学和初中分别的侧重点不一样。
小学重点看同学素质好不好,这个阶段小孩子模仿力特别强,至于老师小升初不考了,你懂的,老师基本没有升学压力,小升初要进好学校要不补习要不拼爹。
初中重点是老师好不好,当然市场经济私立中学一定是最好的老师,收入比公立中学高,老师有中考压力,因此私立老师水平更高更负责。至于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当然还要看各自家庭环境、学生本身的天赋和努力了 。
——来自帮友:大势至简
帮主说
的确,不能用很片面的观点单一的来评判更应该重视小学还是更应该重视初中,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重素质重习惯;初中则重学习方法重学习态度。
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精彩,如果仅仅为了升学,很显然初中要重要一些;但孩子的一生并不只有升学这一件事呀。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说白了,其实更是教会孩子怎么做人。
因此,关于小学和初中的PK,归根结底是家长关于孩子人品和成绩的PK。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地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和家长在未来的6年省很多时间。要让孩子学会学习,至少不反感学习。重不重要不在于成绩,而在于习惯的养成。这个习惯各位家长不要理解为学习习惯,是做任何事的习惯。比如兴趣、爱好的培养、责任心的建立、注意力集中、做人诚实善良等等。

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的养成。各种思想,解决各类问题的办法以及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中学阶段良好地成绩要依靠小学习惯的养成和求知欲的培养。初中孩子受环境影响大,更应注重环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