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让小学除法学好

如题所述

一个除法算式可表示两种意义(一是平均分,二是包含除)。如:20÷4=5,第一种意义:表示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第二种意义:表示20里有几个4?这是除法的两种本质意义,任何问题情境,要么归为第一种意义,要么归为第二种意义。只要属于这两种意义,均可用除法解决。
除法情境举例:
1、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6)个?
解析:此处意义相当明显,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有几个。用除法。18÷3=6(个)
2、把12块糖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每人分到几块?
解析:每人一样多,和上题一样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用除法。12÷4=3(个)
3、有24棵树苗,每行栽4棵,可以栽多少行?
解析:要求这些树苗可栽多少行就是求24里有几个4,有几个4就有几行。24÷4=6(行)
4、松树有27棵,柏树有9棵,松树是柏树的几倍?
解析:要求松树是柏树的几倍就是求27里有几个9。27÷9=3
特别提示:
1、“倍”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数量,所以不作为单位名称。
2、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些代表,在解题时孩子们也要养成类似“解析”的方式来分析的意识与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