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从哪方面入手?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题?一般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暗示有什么信息?请举例说明

古代诗歌鉴赏从哪方面入手?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题?一般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暗示有什么信息?请举例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解读】
语文考试大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
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是在理解能力(层级B)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的基础上实现的。一般以主观题型出现在第Ⅱ卷(第二部分)第四大题第16小题中,分值为6分。所选诗歌多为唐诗宋词,考查内容上可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中的某一点单独设问,也可综合多点设问,并要求结合原诗进行简要分析。
鉴赏时要注重整体把握,调动已有的知识储蓄,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及背景材料,领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时应先(从朝代、题目、作家入手) 整体感知,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抓住诗歌语言(诗眼、诗骨),通过联想与想象,披文入情,由表及里,挖掘诗歌中的美的因素,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审美判断,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经典回眸】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高考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高考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析: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高考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解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闻雁 寒塘
韦应物 赵瑕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唯见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 解析:古人提及大雁,往往会引发两种情感:一是因鸿雁传书之说而渴望获得某种信息,且多是喜讯;二是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两首诗的景物形象当然不仅是“雁”,前者还有“故园”、“淮南秋雨夜”、“高斋”;后首还有“梳临水”“寒塘秋”“南楼”,但它们只是画面的背景和环境,“雁”才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命题人紧紧抓住“雁”这个美点,也就抓住了画面的关键。由此切入,激发考生向深处、向全诗观照。并将两首诗进行比较,找到共同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感情。参考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