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油田雾迷山组储层特征

如题所述

雁翎油田从勘探开发以来,共钻井59口,仅雁33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取心,故主要以雁33井岩心资料为依据来阐明雁翎油田雾迷山组的储层特征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家模,1985,雁翎油田雾迷山组储层特征。。

(一)概况

雁33井位于白庄子潜山北山头的最高部位,取心层位属于蓟县系雾迷山一、二油组地层。该井于1981年3月27日开始钻井,取心73次,累计进尺120m,岩心总长92.81m,平均收获率77.3%,含油岩心长30.04m。

(二)岩性特征

1.岩石类型及特征

依据岩矿薄片鉴定结果结合岩心素描,雁33井岩心基本上可归纳为九种岩类,即:层纹石粉晶白云岩,(残余)凝块石泥粉晶白云岩,微层状凝块石泥粉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藻砂砾屑泥粉晶白云岩和藻球鲕粒泥粉晶白云岩,构造溶塌角砾状白云岩,硅质岩,含硅云岩。

层纹石泥粉晶白云岩:条带状凝块结构、晶粒结构发育,亮暗带较清晰,具顺层分布的鸟眼孔,易硅化。本层在剖面中自上而下均有分布,厚27.23m,占岩心总长度的29.34%。岩心平均孔隙度0.99%。

(残余)凝块石泥粉晶白云岩:凝块晶粒、残余凝块结构,含隐藻迹,重结晶明显,藻窗、藻架孔、溶缝、溶孔较发育。此类岩石多分布在雾一油组的中部,岩心长19.68m,占岩心总长度的21.21%,岩心平均孔隙度1.28%。

微层状凝块石泥粉晶白云岩:微层状凝块晶粒结构,与凝块石不同处是具有清晰的微层状结构,藻凝块多已重结晶,岩心长3.23m,占岩心总长度的3.48%,岩心平均孔隙度2.45%。

泥粉晶白云岩:泥粉晶结构,质细致密,缝洞不发育,有时可见不清晰的隐藻斑点,岩心长8.56m,占岩心总长度的9.22%,岩心平均孔隙度0.87%。

藻砂砾屑、藻球鲕粒泥粉晶白云岩:属异化粒白云岩类,具藻砂砾屑结构,颗粒大小0.4—4㎜,藻鲕粒屑结构的颗粒直径更小,多由泥晶白云石组成,颗粒分布不均。累计岩心长5.61m,占岩心总长度的7.05%,岩心平均孔隙度1.78%。

构造溶塌角砾状白云岩:角砾成分以泥粉晶白云岩为主,伴随有少量硅质和泥质等。角砾状构造明显,是由构造作用及溶塌作用将岩石切割破碎、溶解、位移、固结而成。角砾大小悬殊,直径0.5—8㎜,多呈棱角状,填隙物为泥云质及其粒屑,常见溶缝及溶洞。此种岩类在本区雾迷山组内发育广泛,是储层内主要储集岩之一。岩心平均孔隙度1.92%,岩心累计长度19.89m,占岩心总长度的21.43%。

硅质岩:泥晶结构,乳白或黑灰色,质地致密坚硬,成层者较少。在相邻各种岩类中比较,以裂缝密度大,孔隙度低为特征。裂缝密度8.2条/块,比其它岩类高1—5倍,岩心平均孔隙度0.34%,岩心累计长2.57m,占岩心总长度的2.79%。

含硅云岩:特征基本同上,硅化程度不一,多以条带及结核形态出现,岩心累计长6.02m,占岩心总长度的6.48%,平均孔隙度1.56%。

2.岩性纵向组合特征

雁33井取心段与任丘油田雾迷山组对比,层位上属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一油组5、6、7小层及雾二油组第4小层一部分,其岩性组合特征自上而下为:

雾一油组第5小层:井深2843—2880.5m,厚47.5m,取心段2851.6—2880.5m,岩心长25.13m。

岩性在上部以层纹石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夹少量藻砂砾屑白云岩,下部为角砾状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中部夹两层各厚0.26m、0.32m的白色硅质岩,可作为本井岩心归位标志层。本段岩心微细裂缝较发育,裂缝线密度36.7条/m,平均缝洞有效面孔率1.83%(有效缝面孔率1.1%,有效洞面孔率0.73%),岩心有效孔隙度平均1.65%,渗透率2.27×10-3μm2

第一油组第6小层:井深2880.5—2911m,厚30.5m,取心段2880.86—2909.27m,岩心长32.34m。

岩性为凝块石、残余凝块石云岩与层纹石泥粉晶白云岩互层夹藻砂砾屑白云岩。在本层下部及顶部夹有较多的燧石条带。本段缝洞发育中等,线密度23.7条/m,平均缝洞有效面孔率1.56%(有效缝面孔率0.86%,有效洞面孔率0.70%),岩心有效孔隙度1.03%,岩心渗透率3.82×10-3μm2

雾一油组第7小层:未穿。井深2911—2974m,厚63m,取心段2909.27—2960m,岩心长37.34m。

上部以层纹石泥粉晶白云岩、角砾状层纹石白云岩为主夹少量凝块石、残余凝块石白云岩;下部为角砾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夹少量层纹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本层含硅质较重,呈条带或结核出现。缝洞发育中等,张开者较少,线密度41.9条/m,平均有效缝洞面孔率1.49%(缝面孔率0.87%,洞面孔率0.62%),岩心有效孔隙度1.67%,岩心渗透率0.62×10-3μm2。2935—2950m垂直缝及砾间溶蚀孔洞较发育,电阻率测井曲线上 R>R>R微球,微球型聚焦电阻率明显降低。

第二油组第4小层:未见顶底。井深3078—3120m,厚42m,取心段3080—3090m,岩心长7.17m。

岩性为一套层纹石泥粉晶白云岩与构造溶塌角砾白云岩的互层。本层硅质含量较重,含硅云岩层长度占该层岩心长度的10%左右,溶蚀缝较发育,连通性好,线密度54.3条/m,平均有效缝洞面孔率2.31%(有效缝面孔率2.307%,有效洞面孔率只有0.003%),岩心有效孔隙度1.96%,岩心渗透率80.8×10-3μm2

综上所述,本区雾迷山组岩性为一套褐灰、灰色厚层-块状泥、细粉晶隐藻白云岩夹泥粉晶白云岩和砂砾屑白云岩。由于成岩后期的构造及溶蚀作用,形成较发育的角砾状白云岩,其中藻叠层白云岩以层纹白云岩最发育,厚度27.23m,占岩心总厚度的29.34%,其次为(残余)凝块石白云岩,厚度19.68m,占岩心厚度的21.21%。储层岩性与任丘地层比较,以质纯、晶细、泥质含量少、硅化作用弱为特征。

从电测曲线上分析未发现泥云岩和致密段等非储层。

(三)储层特征、有效厚度和孔隙度的估算

1.储集空间类型和缝洞发育特征

由于储集岩种类很多,次生变化大,因此形成的孔隙空间类型比较复杂,依据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荧光薄片鉴定,本区储集空间类型大致可归纳为裂缝和孔洞两大类。

从雁33井280块岩心薄片中统计,在354条裂缝中,有构造缝及构造溶蚀缝332条,占裂缝总条数的94%;各种孔洞有66处,顺缝溶蚀洞占总洞数的31.80%,砾间、粒间溶蚀孔洞占总洞数的31.80%。其它成岩早期及基质孔隙占的比例都很小,由此反映出本区主要的有效的储集空间是:构造溶蚀缝洞及砾间溶蚀孔洞。

2.储集类型

本区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裂缝型,其特点反映在下列几方面。

(1)漏失普遍,放空少:从整个油田来看,钻井过程中漏失比较频繁,统计进入潜山的57口井中,有32口井发生漏失,漏失井占总井数的56.4%,漏失段多在进山100m深度范围内,漏速在10m3/h以上的井有21口,占漏失井数的65%,累计漏失量最大的井可达7000m3以上。但放空井却很少,只有一口雁10井,放空长度0.3m,可以看出溶蚀大缝在起主导作用。

(2)油层渗透性能好:油田投产初期,用不稳定试计法计算油田内部23口井的有效

渗透率在(501—5323)×10-3μm2之间,其中>3000×10-μm2的井有5口,(1000—3000)×10-3μm2的井有13口,平均渗透率在2200×10-3μm2。从14口井资料统计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为4.91倍,由此表明油层内部有好的裂缝系统,以垂向裂缝发育为主。

(3)压力恢复时间快,曲线多属平直型:从压力恢复的时间看,统计22口井,10min内恢复到稳定压力的有7口井,占井数的31.8%;40min之内达到稳定压力的有12口井,占井数的54.6%;>40min的仅有3口井。压力恢复曲线形态平直或界于平直与陡峭之间,由此说明裂缝连通性好,压力传导快。

(4)岩心观察统计:雁33井92.81m岩心统计共有缝洞点76个,缝洞平均有效面孔率为1.56%,其中有效缝面孔率0.98%,占总有效面孔率的62.8%,有效洞只占总有效面孔率的37.2%。

本井从65块荧光薄片统计,共有裂缝304条,其中有构造缝166条,构造溶蚀缝115条,两者合计占总条数的92.44%,缝合线23条,只占总条数的7.56%;在65块荧光薄片中,有晶间孔、溶洞者9块,占总块数的13.85%。由此看出,裂缝在本区储集空间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裂缝发育成网状,以雁41井岩心为例,裂缝密度1323条/m2,将岩心切割成角砾状结构,与任丘油田比较,任48井裂缝密度为2500条/m2,观4井裂缝密度1230条/m2,它介于二者之间,说明雁翎潜山油藏裂缝发育程度不低于任丘潜山。按裂缝走向可划分为五个裂缝组系(图6—18),其中两组张性正交缝最发育,一组为走向缝,一组为倾向缝,两组裂缝各占裂缝总条数的35.6%(I)和31.1%(Ⅱ),其它为斜交缝,裂缝宽度不等,一般宽0.1—0.5㎜。裂缝倾角大,统计裂缝169条,倾角>70°的有134条,占统计条数79%,从而进一步证明裂缝发育以垂向为主。

图6—18 裂缝极点图

(5)基质岩块系统的储渗能力很低:通过雁33井36块岩样压汞资料整理分析,基质的平均孔隙度为1.3%,平均渗透率1.2×10-μm2,反映出基质岩块的储渗能力很低,毛管压力曲线形态都偏向细歪度(图6—19)。从孔喉分布统计,<0.1μm的孔隙喉道体积占总孔隙喉道体积的66.9%,在15MPa下汞饱和度平均只有41.9%,排驱压力很高,一般都难以测出。这些参数均可说明本区的岩块孔隙喉道很小,且以小孔喉道为主的特点。

图6—19 雁33井典型毛管压力曲线

(6)垂向裂缝的判断:在目前采用的碳酸盐岩测井系列中,良好的储层一般都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电阻率低、自然伽玛低、中子伽玛低、声波时差高。但是对于垂向裂缝发育为主的雁翎油田雾迷山组储层,这种测井系列所能提供的信息就显得非常不够,而利用法国斯伦贝谢测井资料解释效果较好,在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垂直裂缝段的电阻率要比水平裂缝电阻率高,深侧向电阻率约高6倍,浅侧向电阻率约高3—4倍,以深侧向明显大于浅侧向电阻率为特征。

在地层倾角测井曲线上,垂向裂缝表现为只在一条或两条曲线出现厚度较大的高电导率异常段;反之,如是水平裂缝发育,则几乎同时在四条倾角测井曲线上显示高电导率异常。

综合上述六个方面的资料不难看出,雁翎潜山雾迷山组油藏的储集空间是溶蚀孔洞-裂缝型,裂缝不仅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而且是沟通流体运动的主要通道。

3.有效厚度

本区雾迷山组储层为一套色浅质纯、含泥质和硅质少的块状白云岩,潜山内部垂向裂缝发育,溶蚀缝洞多。从雁33井岩心的岩性及电性中均无泥质白云岩夹层和明显的致密层。储层内部对流体运动没有阻挡和分割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潜山顶面距油水界面的厚度均可视为油层的有效厚度,平均厚86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