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以下为具体换算:
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
(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淞高程基准
-1.717
(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
+0.557(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废黄河零点高程-0.19
(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大沽零点高程
-1.163
(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渤海高程
+3.048
(米)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
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由于潮汐存在波长为19年的周期变化,所以高程基准应采用19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其实,1985国家高程基准就是这么计算来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计算时取9年的资料为一组,
滑动步长为1年,得到10
组以9年
为一个周期的平均海面,
取均值得到的结果作为黄海平均海水面,然后再推算出水准原点的高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