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如题所述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扩展资料:

汉字起源:

汉字其中的一种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种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画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像。

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像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

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可能是仓颉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不过这只是传说的一种。具体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演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6
一、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1、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5、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6、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变化,书写更为简便。
7、草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奔放。
8、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
二、关于汉字
1、起源: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
3、简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第2个回答  2020-08-30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扩展资料:

汉字起源:

汉字其中的一种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种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画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像。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像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

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可能是仓颉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不过这只是传说的一种。具体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第3个回答  2014-06-21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第4个回答  2020-04-26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求赞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