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拟南芥

如题所述

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其原因主要基于这种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形态个体小,高度只有3Ocm左右;
(2)生长周期快,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
(3)种子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4)形态特征简单;
(5)基因组小,只有5对染色体。
虽然这种植物在许多方面"简单",但它的大多数基因与其他"复杂"的植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由于这种植物的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因此可以预测,拟南芥在植物学所有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生命科学实验室的12位同学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郝林老师的指导下,以拟南芥生态型Wassilewskija(简称WS)为实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得到了完整的试管苗。与经典的植物组织培养材料胡萝卜相比较,拟南芥离体叶片。茎段等脱分化和再分化所需时间短,条件简单,试管苗以腋芽繁殖方式短时间内可得到大量植株。另外,在试管苗生长过程中,极易诱导花器官的形成,有的植株只有O.5cm高时,就发育成完整的花朵并开放,有些近1OO个丛生苗的植株竟能同时开花。我们还对试管苗的某些器官进行了观察,如气孔、表皮毛、维管束等,不仅增加了课外知识,还培养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学习了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对拟南齐这种模式植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将拟南芥种子经10%双氧水消毒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于28度、光照1Oh培养五周,长出无菌苗。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叶片和茎段,接种于MS诱导培养基上。于白天28℃(附加光照12h)、夜间2O℃温箱中培养,长出愈伤组织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上。
2.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为MS,其中诱导培养基附加植物激素IAAO.5-2mg,分化培养基附加6BAO.5-1mg,IAAO.5mg;蔗糖2Og,琼脂1.2%,pH5.8。
3.叶片脱绿
将叶片放到盛有95op乙醇的eP-pendoff管中,用针头在盖上刺一小孔,在7O℃水浴中保温至叶绿素消失(约需2Omin)。如果需要完全去除叶绿素,则应在保温IOmin时更换一次乙醇。二结果与讨论1.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分化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周,叶段和茎段的切口处开始膨大,两周后愈伤组织生长良好,表面呈粒状,局部变绿。在一些外植体上长出根系,在带芽的茎段上直接长出小苗。将愈伤组织切下转人分化培养基上,五周后就有芽和根分化,两周后小苗生长正常。将完整的试管苗取下转入新培养基上,l周后从苗基部生长出次生苗。在原培养基上生长2~3周后,将试管苗移入土壤可成活。
据报道,胡萝卜是第一个组织培养成功的植物,多年来一直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训和教学的经典材料,但我们的实验表明,拟南芥也是一种组织培养的示范材料,这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易获得无菌苗。种子经表面消毒后接种于培养基上,五周后就可得到足够大且健壮的无菌苗,在无菌条件下切断并接种,几乎不会发生污染。相反,若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对初学者来说是较困难的,消毒时间长会导致外植体被"杀死",而时间短又达不到完全消毒,且消毒剂的残留也会影响外植体的生长。另外,由于外植体的表面消毒步骤较多,很容易引起再污染,因此我们认为对初学者来说易于获得无菌苗是十分重要的。
(2)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试管苗分化周期较短。本实验结果表明,从愈伤组织诱导到完整植株再生只需1个月。
(3)植株分化率高,几乎所有的外植体都能诱导分化出苗。
(4)试管苗的繁殖速度快。将单一的试管苗分割后转入新的培养基上,1周后从其基部长出次生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又产生新的次生苗,这样,2O多天后就可可由一株试管苗产生出100多株。
(5)诱导与分化所需条件简单。诱导培养基中只加IAA,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效,分化所需激素也较简单。
2器官的观察
叶片脱绿后,在低倍或高倍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气孔、表皮毛、维管束等的三维结构。与其他高等植物一样,拟南芥的气孔也是由两个大的保卫细胞构成,在细胞内侧(靠气孔一侧)分布有叶绿体。观察到了不同结构的表皮毛,最多是三叉的,也有极少数是双叉或单叉的。观察维管束发现,叶尖端的纸管束最先分化,越是靠近叶基部的纸管束分化水平越低。
气孔是植物的"口",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的主要通道,通过观察气孔的立体结构有助于了解气孔的开闭机理,进而了解植物对气体和水分交换的调节机理。拟南芥的表皮毛是很特殊的,它是由单细胞构成,它的发育与分化相对简单,是研究高等植物细胞分化调控的极好材料,目前已有2O多种影响表皮毛发育的基因被鉴定出来。本实验中观察到的单叉和双叉表皮毛就有可能是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因为三叉是拟南芥表皮毛的正常结构。维管束是高等植物的主要组织之一,它的分化程度可以标志细胞的整体分化水平,叶片脱绿后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其维管束,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研究植物细胞的分化。
3.开花的诱导
试管苗在分化培养基生长约2O大,大部分植株的顶端形成花器官,几天内花朵开放。解剖观察,花器官发育正常,每朵花苞各含4枚等片、花瓣和雄蕊及1枚雌蕊,涂片可看到发育良好的花粉粒,有的1OO多个丛生苗的植株上几乎都有花器官形成。
在日照10h条件下,拟南芥只进行营养生长,且其莲座叶生长很快,而在12h条件下培养,其莲座叶不再生长,而是抽苔开花,这说明拟南芥是一种长日照植物。植物开花的决定性因素是日照长短,而与植株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有些植株仅O.5cm高就开花了。拟南芥的花器官诱导所需时间短,开花快,花朵多,因此我们认为它也是高等植物开花诱导实验的好材料。另外,根据报道,拟南芥与矮牵牛的花器官发育调控具有"ABC"理论,即随着花器官基因发生突变,四轮花器官可相互转变,这对研究高等植物花的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播种和发芽

拟南芥可在非无菌条件下,生长在土壤或人工配制的各种培养基中。作为栽植的容器,可根据各自条件置于花盆或格状分离的多穴塑料盘中。常用的混合物有泥炭藓、营养土、蛭石和珍珠岩等,例如珍珠岩∶蛭石:泥炭藓 =1:1:1的混合物,表土:堆肥或腐殖质土:珍珠岩或蛭石 =1:1,1:2或 2:1的混合物。如果用于营养研究则可以蛭石类惰性物质作培养介质,施以配有营养物质的水溶液。栽培拟南芥的介质均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性,因此一般混合砂子、蛭石等惰性介质,保持良好的排水,防止过湿引起真菌和昆虫幼虫滋生。播种前土壤混合物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0 min,以杀死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的任何害虫。在把土壤混合物置于花盆或其他容器中后,将整个容器置于水或营养液中,靠毛细管作用浸湿介质,然后将处理洗净来的种子,用尖头烧融后的移液管小心移至土表,均匀播下。如果播种量较大,可用浓度为 0.1g/100mL琼脂或砂子事先均匀混合后播种。种子发芽期间必须保持高湿度,故容器可用塑料膜覆盖,保持一周左右方可揭去。

将播有种子的容器移至低温或相应低温条件下,在 2~4℃下 放置 2~4 d,从而于吸胀条件下破除种子休眠,这对新鲜收获的拟南芥种子尤为必要。对大多数拟南芥品系来说其种子是中度休眠的,收获已久的这类生态型的拟南芥种子可免于低温处理,而有些生态型甚至需长达7 d的低温处理。干种子的低温处理往往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