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棉花之前,古人是怎么过冬的?

如题所述

在人类文明史上,衣食住行始终是最基础的需求,而穿衣取暖排在第一位。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人类的皮肤完全裸露在外,只能靠衣服来防晒和御寒。在人类发明化学纤维以前,棉纺织产业就是我们防寒的主要工具,比如棉衣,棉鞋,棉被等。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棉花原产于南亚和阿拉伯地区,在宋朝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在唐朝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是没有棉花的。即便到了宋元时期,棉花传入国内,但当时棉花并不受到农民的待见,因为棉花会占据宝贵的耕地资源。直到明朝强制推广棉花种植后,棉花才成为了我们主流的纺织原料。

在没有棉花的情况下,古人们又是拿什么过冬的呢?

首先是动物皮毛。


我们知道,古代是有打猎这个行业的,当时山林里的野生动物,身上的皮毛就是一种主要的御寒手段。但是当时皮毛十分难得,所以普通人家用不起皮毛,充其量只是用的羊皮和牛皮。尤其是在跟北方游牧民族的贸易中,我们用茶叶,瓷器等交换的主要就是牛羊以及毛皮。这是古代重要的经济部门。


其次是丝绸和麻。

在棉花到来之前,我们早就有了丝绸纺织业,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的对外贸易货物就是丝绸。南方的缫丝业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古代讲究桑麻,说的就是桑树养蚕,以及种麻纺织。丝绸价格昂贵,古代的养蚕业产量有限,丝绸就成为了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高级货,而种麻就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当时普通人一般都会穿麻衣,麻衣外观粗糙,穿上不是很舒服,但好处就是吸热透气,现代人也有很多喜欢麻布衣服的。


再有就是鸭绒和芦絮。

外面穿的衣服有了,但是想要度过漫长的冬天,晚上睡觉时的御寒产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户人家,人们的被子除了皮衣和丝绸外,重要的就是填充物,古代人喜欢用鸭绒和芦絮作为填充物,十分暖和,一般来说鸭绒比较贵,而芦絮比较容易得到。


最后就是稻草了。


如果连最便宜的御寒工具都买不到,那还有最后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用稻草。古代农民都有储存稻草的习惯,在寒冷季节,他们会用稻草作为床垫,把稻草制作成毯子,就这么度过漫长的冬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3
古人大多是靠动物的皮毛或茅草来过冬的,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御寒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09-14
古代人没有棉花,也可以靠烤火过冬啊。他们可以收集树叶或者稻草拿来盖在身上,生火取暖过冬。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棉花是从宋代开始才传入中国,所以在此之前,我们是用得最多的御寒的东西就是动物的皮毛、丝绸、不过这些都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普通人用的是麻还有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