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西舞蹈史的艺术问题

全回答了,附加100分!!!!希望各位认真回答,谢谢了。
1、东西方舞蹈审美特征的差异?
2、论述西方芭蕾舞舞裙的变化历程和内在原因?
3、归纳西方舞蹈的发展规律?
4、中国舞中男性和女性舞蹈的审美差异?
5、概括中国舞蹈的发展规律?
6、论述中国现代舞发展状况?
7、概括西方现代舞的影响
我不要向楼下这位摘抄一整段的过来,只要回答我所问的问题就好了。

在20世纪初,西方现代舞两大圣祖依莎多拉·邓肯和圣·丹妮丝这两种崭新的舞蹈形式和风格,都已在中国观众面前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此外,西方舞蹈还以外国电影作为媒介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1920年,在北平前门打磨厂福寿堂内第一次放映的外国电影中,就有“美人旋转微笑或着衣作蝴蝶舞”等舞蹈场面,舞蹈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成为早期默片的主要内容。在其它电影中还先后有长蛇舞、西班牙舞、印度执棍舞等。随着有声电影的问世,歌舞场面更成为电影中主要的娱乐程式之一。1926年在上海百星大戏院播放的有声歌舞短片中,表演了一系列的外国舞蹈,如:音乐舞、芭蕾舞、西班牙斗牛舞、探戈、匈牙利舞、埃及舞等等。电影这种易于普及的形式,为中国人的西洋舞蹈启蒙教育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条件。社交舞,又名“交际舞”、“交谊舞”。它是一种人际间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时,以男女对舞的形式进行表演的舞蹈活动。西方早期的社交舞主要流行于宫廷和上层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社交舞蹈也从深宫贵宅走向各阶层人士都能自由参加的公共场所。这种以男女对舞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西方交际舞,在20世纪初由西方舞蹈团体、商人和旅华外侨或留学欧美归国人员传入到中国各大城市。交际舞在中国的传播时间非常之快,在各大城市学舞者日益增多,国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交际舞,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当时,还有一支传播外国舞蹈的生力军,一些旅华外侨和留洋归国人员,都不自觉地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西方交际舞传入中国各大城市后,学舞者急剧增多,因而各类以教这类舞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比如,俄国侨民司达纳基芙就先后在哈尔滨、青岛、上海等地开办跳舞学校,教授当时风靡世界的各种交际舞,如探戈、华尔兹以及最新流行的查尔斯顿舞等等。另外如杰克·坎根办的跳舞传习所也颇有名气,他常邀请各界人士与舞蹈名家联欢跳舞,引来众多慕名而来的跳舞者。同时,也有一些中国人开办这类舞校,如留法归来的唐槐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26年在上海开设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舞蹈教学机构--“交际跳舞学社”,后改名为“南国高等交际舞跳舞学社”,专门教授西洋交际舞。后来,又有许多教舞机构纷纷成立。所有这些活动,都为西方舞蹈在中国社会中的传播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舞蹈的人士。事实上,后来活跃在中国舞坛的一些舞蹈家,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都曾在这类机构中接受过芭蕾舞及现代舞的启蒙教育。

面对日益增多的外国人开办的交际舞学校,在国外学得了交际舞的中国人自己也办起了交际舞短训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留法归来的演艺人士唐槐秋1926年在上海开办的“交际跳舞学社”,后扩大更名为“南国高等交际舞学社”。这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专门教授西方交际舞的学校。后来,类似的教舞机构在各地纷纷成立。上海成为最活跃的地区,到30年代,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舞厅发展到了100多个。这些机构的成立与存在为西方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舞蹈爱好者。使交际舞很快成为了中国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势头之猛烈程度使今人难以想象。

西方舞蹈,尤其是西方交际舞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十分忌讳男女之间的身体公开接触,“男女授受不亲”是严格遵循的祖传训诫。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与西方式的生活娱乐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种文化背景并未对西方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丝毫影响。国人也没有拒绝对西方舞蹈这一新生事物的接受与学习。相反,人们开始热爱交际舞,“随着五洲万国文物人事之相接日繁日近,中国固有的传统礼节便‘不得不有所迁就,改良实时势使然’。由此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有伤风化’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8
舞蹈的审美自有它的特殊性,比如在舞蹈审美中,动觉的问题就表现得特别突出,而其他艺术审美于往往不太牵涉到动觉的问题.但是。就一般的审美心理规律来说,舞蹈审美活动与其他艺术是一致的,它都要符合一般的审美心理规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6
gkhjghj;k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