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可以用什么数据分析方法

如题所述

3.对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在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或对区域
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时,都是以一定数
量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为依据的。这些数据
和资料包括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环境条
件数据、污染源调查监测数据、现场调查
数据和实测数据等等。环境监测综合分析
采用的方法很多,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统计规律分析、合
理性分析、效益分析等。

3.1 统计规律分析
统计规律分析中包括了对环境要素进
行质量评价的各种数学模式评价方法,也
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
适用于不同环境要素的数学、物理方程等
方法,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剖析,解释,
做出规律性的分析和评价。该分析方法主
要应用于环境调查、环境规划或课题、环
评等比较大的工作中。
3.2 合理性分析
(1)通过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来分析
监测项目多种多样,有机的、无机的
都有,但是物质本身具有相互关系,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项目监测数据往往存在一种
固定关系,这就为我们分析单个已实行质
量控制措施的监测数据正确与否提供了依
据,对一些例行监测数据,可做出直观的
判定。例如,氟含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F
与Ca、Mg形成沉淀物容积度较小,因此,
在中性、弱碱性水溶液中,如氟含量在(mg/
L)级,则其氟含量与Ca、Mg含量呈明显
负相关,即与硬度值呈负相关,所以高氟
区内的水质监测结果中硬度监测值一般较
低。如果氟含量较高,同样硬度监测值也
很高,数据就要重新分析。
(2)通过掌握的资料对监测值进行判

进行合理性分析,首先要了解是否有
新的污染源介入,其次是采样全过程有无
异常,包括水质的颜色,气味、流量的大
小等。与以往数据进行比对,采样是否规
范,采样的容器是否达到可用标准等。再
次是实验室分析,如查找显示剂保存时间
是否过期,标准曲线是否及时绘制,分光
光度计是否调零等等。对于气体来说,还
要考虑采样时的风向,采样仪器是否校准
等。对于可疑值,在分析过程中已经知道
数据是可疑的应将可疑值舍去;对复查结
果时已经找出出现可疑值原因的,也应将
可疑值舍去;对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的,
不应随意舍去或保留,要对留样重新进行
实验室分析或根据数理统计原则来处理。
(3)通过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判

在同一水样中有许多项目根据其性质
可以判定相关的监测值是否正确。如总氮,
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如果
同一水样监测结果出现总氮与氨氮、亚硝
酸盐氮、硝酸盐氮数据倒挂,就表明监测
结果是不正确的,需要重新分析找出原因;
同样,还有总磷与可溶性磷以及无机磷之
间数据的倒挂;大气中,氮氧化物与一氧
化氮、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
颗粒物之间数据的倒挂等,都是不合理现
象。
监测数据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包括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等,也包括
点源,如我们常说的工业污染源。工业污
染源多种多样,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污染
物产生,多数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污染物
产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只是多数工业污
染源的共性污染物。因此,要在日常工作
中对辖区内的污染源或者是重点污染源有
所了解,根据行业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
的监测项目来监督污染企业。国家对这些
行业制定了最多25项污染物监测分析排放
标准,最少 11 项污染物监测分析排放标准,
其中有共性的污染物,也有特殊的污染物,
根据特殊的污染物是否存在,就可以判定
是哪类制药行业。
3.3 效益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有例行监测、环评监测、
验收监测、监督监测等等。对于监督监测
来说,分析数据相对较少,数据合理性比
较好判断;而对于数据较多的例行监测、
环评监测来说,在较短时间内判断数据是
否准确、合理、可靠,上述综合分析方法
提供了简单、明了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
能够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的监测信息,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在有效的时
间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复旦生命学院为您解答,希望您能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