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中国损失了什么?

如题所述

1,整支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在甲午之前是公认的亚洲和远东最强大的海军力量,甲午之后,荡然无存。
2,中国的海防:这是伴随的北洋水师的衍生,虽然当时的中国还有南洋水师,但其力量根本无法企及北洋的一半,从北洋覆灭的那一刻起,中国的海防也就基本崩溃了。
3,洋务运动的大好形势:虽然洋务运动有局限,但其本身绝对对中国是利大大大于弊,也算是中国近代早期很光辉的一笔,如果继续下去,即使缓慢也是会大大促进中国近代发展的,但是甲午战败使支持洋务的北洋派和湘怀派置于风口浪尖和权利核心范围外,导致洋务运动实际破产。
4,对朝鲜半岛的控制:甲午战败,中国彻底失去对朝鲜的控制,使中国北方陆海都失去了最好的战略缓冲区和屏障,从而使得中国东北和京畿直接面对入侵危险。
5,失去宝岛台湾:台湾在当时是最难得的完全归属中国统治的时期,甲午战败导致台湾长期日占,也使得后来抗日战争中日本获得了客观的战略区位优势和很多的兵员和资源,其也是如今台独思想的源头。
6,大量的财富:略去战争损耗和被日本掠夺的部分,就只说两亿两的白银和三千万两的赎辽费就已经是中国一个农业国家难以承受之重了,失去了这些资本,中国的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而日本则依靠中国的巨额赔款从轻工业和手工业结合直接过渡成重工业,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并且进一步加强军事实力,使得中日力量对比彻底拉开一个大档次。
7,进一步经济发展空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中日本可以直接在中国设厂,并且其工厂和铁路周围土地归属日本所有的条款其实是非常致命的,这导致了外部的经济入侵可以从商品倾销直接演化成资本输出,从而形成”以侵养侵”,而因为过去条约的规定,其余列强也自动获得了这个特权,于是中国的经济自主能力基本被扼杀,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8,中国对日本的威慑:甲午之前,中国对日本还是有着很大的威慑能力的,其对入侵中国甚至与北洋水师作战都是不那么自信的,虽然说到底日本一定会来,但会有顾忌和延迟,中国对日本的威慑可以为中国换来宝贵的发展时间,但甲午之后,中国之威慑荡然无存,日本心态直接变为肆无忌惮,毫无顾虑并一直持续至今。
9,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尊重和顾虑:甲午之前,中国虽是弱国,但在列强眼里却已经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那种任人宰割的弱国,是时之列强把中国看作弱国中的强国,是有反抗能力的弱国。所以当时的中国还是有外交可言的,各国对中国也是有顾忌的,但甲午一战,中国败于日本让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最后顾忌彻底消失,列强把中国视为了等同非洲和拉美一样的弱国,从此开始疯狂瓜分中国。
10,近代发展的最好机会:甲午是中国近代的转折点,可以说,在甲午战败前的中国虽然腐朽落后,但其前景却是有光明的,洋务运动的进行,思想的相对解放,中国被迫的开放,近代工商业的一定发展,北洋水师和新军的客观存在都使得中国获得了近代最难得和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如果甲午不战或者战胜,那么中国即使没有彻底中兴跻身列强也不至于有后来那样凄惨黑暗。但甲午战败就使得中国基本彻底走向了负面,开始了我们民族可痛苦和煎熬的一个世纪。
11,民族的自信和自豪:甲午的战败,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扫地殆尽,自此之后,无论东洋人西洋人,举凡不是华人统统强于华人的心态开始形成,华夏之最后自信和风骨被打破,中国人被迫形成了愈加逆来顺受的无奈心理,并且慢慢形成了严重的民族虚无和崇洋思想,这种影响也一直延续至今。
希望帮到你,都是我个人的总结,不求什么最佳,只希望楼主能看到看完,有个看考。最后说一句,一定要找回我们的自信和民族情结,那个时代过去了,这个时代,中华的月亮可以比较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3
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②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③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⑥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⑦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罗斯帝国因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它向中国东北伸张势力,便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结果是要中国以银3000万两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共勒索了中国两亿三千万两巨额白银。   然而三国干涉还辽对日本来说仍然是飞来横祸,它使日本藉由甲午中日战争获胜之机侵占满洲(中国东北)的企图遭到粉碎,也使俄国增强其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在朝鲜的扩张。为了实现日本“大陆政策”的第二步(吞并朝鲜)和第三步(进军满蒙),日本重新整军备战,决定于十年后发动对俄罗斯的战争。
马关条约中国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马关条约亚洲影响
  ①从中国方面看,第一,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第三,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②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③对朝鲜而言,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   ④对远东局势来说,《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第2个回答  2012-01-04
中国战败,只得向日本求和,签下《马关条约》。1895年间,清廷派李鸿章前往日本签约。条约指明,中国须承认朝鲜为独立国,撤出朝鲜半岛。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条约又要求中国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赔款,日本便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清朝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个通商口。日本货物在中国内地必须免去内地税。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由于获得台湾殖民地取得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改变了东亚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开战。

而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促使后来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变法。
第3个回答  2012-01-03
1中国的海军全部损失。
2在我国很多人眼中日本仍然海岛小国不足挂齿。通过甲午战争,我国在亚洲的地位也失去了。国人的那份自豪也没了。
3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4个回答  2012-01-03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等。
中国丧失了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对国际的影响力度、丧失了国家尊严,丧失了对国家的领导主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