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副中心成型,绵阳率先突破3千亿大关,宜宾、南充紧追其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自四川2018年提出“建设经济副中心”以来,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了,从四川各市积极争取,到现在头部竞争,四川各地级市展现出了很高的发展活力和劲头,据1月5日绵阳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文中显示, 2020年绵阳市GDP已突破3千亿。

率先突破3千亿的绵阳用实力坐上了副中心的一把交椅,而近些年发展飞速的宜宾、南充也紧追其后, 以绵阳、宜宾、南充为中心的四川经济副中心正逐渐成型成势。

90年代四川盆地“大分家”区域经济格局、城市格局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当时正值自贡发展乏力,而以军工为核、 科技 城为动的绵阳,就成为了省内第二城。巅峰时,绵阳还曾是西部五强之一,但随着长虹发展的乏力,绵阳经济发展产业单一化的劣势凸显,加上四川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奉行“强省会战略”,政策和资源并没有大幅度倾斜这座四川第二城绵阳。

地级市相对均衡发展的环境下,绵阳虽然一直保持了四川第二城的地位, 但绵阳与四川强市的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而四川提出副中心后,全省地级市都卯足了劲, 虽然绵阳实力要强一截,但绵阳的地理区位一直饱受诟病,但此次绵阳率先突破3千亿,用实力证明了绵阳作为第二城的实力。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绵阳都在摆脱产业支柱单一的现状,绵阳因三线而兴,军工、国企等背景浓厚, 长虹曾以一企之力撑起了绵阳,但长虹发展的乏力 绵阳的发展也由盛转常 ,当前绵阳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以京东方为首的高新 科技 企业都已落户绵阳。

绵阳目前还是四川第二城,不仅是体量上,还是产业、医疗、建成面积等,绵阳的优势依旧十分突出,但绵阳的领先幅度并不大, 只要绵阳保持当前的发展势头,绵阳守住第二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宜宾这些年发展飞速,2019年宜宾GDP超德阳,跻身为省内第三大城市,打破了成德绵牢不可破的前三神话,但2020年宜宾GDP并未突破3千亿大关,据宜宾市十四五规划建议, “宜宾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3千亿”,这也就意味着宜宾目前并未突破3千亿大关。

从宜宾十四五发展规划来看,宜宾对副中心的争取可谓势在必得,十四五期间宜宾GDP预计达到4500亿,力争突破5000亿,计划十分宏伟,这也彰显了宜宾对未来五年发展的信心。

从当前宜宾发展势头来看,未来5年宜宾达到4500亿,力创5000亿是极有可能的,近些年宜宾的GDP增速都保持在8%以上, 这些的背后是宜宾优越的发展条件,宜宾地处川南,作为长江第一城,宜宾是四川南向发展的战略枢纽 ,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一环,还有新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支持,这为宜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目前南充的体量与绵阳、宜宾、德阳还有一定的差距,2019年南充GDP还跟在德阳身后,据2020年Q1-3季度数据,南充GDP突破1687亿元,同期德阳为1726亿元, 目前来看南充要想超越德阳还需要时间。

不出意外今年四川地级市前三城还将维持2019年的格局,即绵阳、宜宾、德阳。

南充当前的优势十分明显,作为成渝面上的中心, 它将是未来成渝产业对外转移的前沿阵地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正突飞猛进,而南充在这场革命中扮演的角色正日益加重。 南充有600多万人口,宝贵的人口资源是南充发展的根本动能,这也意味着南充的市场还很大 ,随着经济副中心的建设,南充的市场也会逐渐的被挖掘。

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宜宾、南充为主的副中心的已经逐渐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四川地级市三大省级新区都已落户绵宜南,这从省级层面上推动了他们的发展,有力的支持了他们建设经济副中心。

其中绵阳率先突破3千亿大关,从四川发展现状和环境来看, 突破3千亿或将是建设省级副中心的关键指标和信号 ,因此绵阳突破3千亿对于自己竞争和全省发展来看有着积极作用,而宜宾、南充、德阳不出意外也将在2021年突破3千亿,四川3千亿城市进阶至四座地级市。

其中南充还需要努力,从辐射力和影响力等方面考量,南充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德阳,而德阳目前正加速融入成都都市圈这意味着德阳难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区域核心, 但目前南充体量还落后于德阳,双城还有一定的差距,南充需要尽快提高发展速度,从体量上超越德阳,才能成为建设中具有明确信号的经济副中心。

目前这三城当中,宜宾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突出 ,南向通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都是宜宾发展的助推器。南充资源丰富,作为成渝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未来南充将受益于成渝双城经济圈所带来的机遇和红利。绵阳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随着成德绵经济带、成绵乐经济带的建设,绵阳发展潜力还很大。

你觉得四川副中心的竞争结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