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内容

如题所述

 根据2016年7月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2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5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12月印发的《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的发布,我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但是,“数字乡村”到底建设哪些内容相信各地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明确定义与方向,一些早期做智慧农业或农业相关的公司,通过自身多年的经验,也相对应的提出来很多具有各自公司特色的“数字乡村”解决方案,但是依旧不够完善,更多的是一些宏观上的内容。

  同样,河北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做了众多的农业相关的落地项目,根据董事长赵根恒先生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晰的明确解析出来“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脉络,以及“数字乡村”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初步可以总结成8个方向,24个具体工作任务。

  一、统筹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做乡村卫生防疫。

  涉农信息发布,包括农机、农技、无人植保等。

  涉农用户培训、招聘、有序用工、复工促产。

  二、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信息基础建设,包括农村宽带及4G网络覆盖。

  乡村教育(学校)网络覆盖。

  涉农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保障涉农信息进村入户。

  涉农智慧电力服务系统,保障农户生活生产智慧用电。

  涉农智慧用水服务系统,保障农户生活生产智慧用水。

  涉农物流三级节点网络建设。

  三、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

  涉农大数据平台。

  涉农人工智能。

  涉农电商平台。

  四、促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

  1、涉农遥感技术,服务智能农机。

  2、涉农创业孵化与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

  五、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1、基于“互联网+村级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乡村治理。

  2、涉农民生保障服务平台。

  3、涉农关爱服务平台,依托全国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开展精准帮扶、发放补贴等关爱工作;

  六、建设绿色智慧乡村:

  1、涉农产品追溯服务平台。

  2、土壤墒情监测服务平台。

  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1、涉农扶贫信贷服务平台。

  2、乡村网络文化服务平台。

  3、数字乡村博物馆系统。

  4、数字乡村非遗展示平台。

  八、加强数字乡村发展的统筹协调:

  涉农信息大数据整合服务平台。

  除此以外,还应该保持“数字乡村”集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杜绝浪费,具体也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1、梳理现有系统,查漏补缺:

  根据现有系统,进行梳理、查漏补缺,24项工作保证全面建设不漏项,任务模块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应用、新业态优势明显,保证质量完成“数字乡村”任务。

  2、重点应用,试点先行:

  种植、养殖、农产加工、智能农机、农产溯源、物联网等模块突出一两家作为重点、试点。农商数字大集等其他模块进行服务外包,保证系统全面应用及数据及时更新。

  3、内部评测,及时调整:

  重点针对数字乡村各个模块系统落地应用为主,重视终端操作意见进行实用性、易用性、便捷性的全面调整,保障数字乡村系统落地,杜绝只建不管,有而不用的情况发生。

  4、总结建设保障运营经验:

  通过试点项目,总结建设经验及保障运营经验,形成具有可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大面积推广“数字乡村”工作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1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

从乡村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指导要求,广州小兵过河依托云网资源优势,研发了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围绕乡村社会治理、社会安全、文化旅游、党史党建等4大重点方向开发了相关应用,实现了数字乡村基层应用场景全覆盖。同时,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支持跨平台数据对接,实现第三方生态服务能力的无缝接入,聚全社会之力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小兵过河数字乡村平台将民宿、景点、美食、特产等全面呈现在游客面前,并提供景区预览、民宿住宿、出行导航等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了许多便利;同时平台也为旅游民宿预订带来了全新的VR展示服务,将民宿亮点及全貌都在数字大屏及小程序端进行呈现,让客户一览民宿全景及环境情况;提高客户对服务内容的粘性与满意度。此外,小程序的灵活分享模式还能大幅度提高推广效率,从而带动潜在客户群体,实现销售额增长。

农产品销售方面,商品都是由当地居民自产自销,客户可一键查询农产品产地、营养价值、口感、库存、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健健康康食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口碑,进而带动销售增长。

“数字乡村”已经与村民生活密不可分,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数字乡村要发展,当以“惠民利民”为根本,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实现服务和信息精准下发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