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词,在中国的词汇库中算不得什么好词。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七个字的,其实也不乏其人,并非只有东汉末年的曹操和董卓,五代十国时期的李茂贞和朱温,也是积极地践行者。但是真的能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手玩儿成功的,却只有曹操一人。那么曹操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一、和皇帝的关系在《三国志》中,曹操的谋士毛玠给他的建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并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字之差,意思差得很远,体现出了对皇帝的不同态度。曹操实际上是按照毛玠的意见来行事的,在迎接汉献帝的时候,并没有和别的军阀一样用士兵强抢,而是先送补给、送东西、还人情。除了让汉献帝很感动之外,还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了自己伟光正的形象。后来他为了不和汉献帝产生矛盾,一直避免频繁见面。虽然有“衣带诏”事件的黑料,但是总体上讲,曹操对汉献帝还是客气的。这在东汉末年那个混乱的年代,无疑是个表率。因此,曹操就可以用自己的正面形象,来招揽天下英才,让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
而董卓则不一样。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就大兴废立,将正统的皇帝刘辩废掉,立了汉献帝刘协。这一行为,既毁掉了董卓的形象,也让汉献帝背上了非正统的恶名。二人的关系不管是好是坏,都注定得不到社会英才的认可。
更要命的是,董卓对汉献帝的态度,或者说对东汉王朝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恶劣的。董卓进洛阳后,大肆屠戮外戚,抢夺京畿兵权,实行高压统治,唆使吕布公然杀死大臣。在遭到诸侯联军讨伐之后,董卓强行迁徙皇室和百姓,焚毁洛阳,制造了惨案。到了长安之后,董卓指使吕布盗掘汉朝皇陵,行为令人发指。这样一个人,不只是忠于汉朝的人会反对他,民间的有识之士同样也会反对他。正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董卓才会失去向心力,最后从内部崩溃。
二、外部环境也不一样曹操和董卓的巅峰时期不一样,这也让两个人在权力之路上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董卓的活跃时期是东汉最混乱的时期,宦官、外戚、大臣、皇帝、以及农民起义,各种力量纠结在一起,天天腥风血雨。这种环境,让董卓认识到了暴力的重要性,但是却意识不到皇权对时局的影响。董卓在进入洛阳时,是当时最强的一支武装力量,兵多将广,简单地使用暴力就可以搞定一切。董卓之所以对皇帝的废立和无礼,就是因为自己的这种认识。所以董卓虽然掌握着皇帝,却没有怎么让皇帝发挥什么政治作用。
曹操则不一样。曹操出身宦官家庭,而宦官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所以曹操对皇权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所以曹操在一开始并没有想当一个权臣,而是想当一个铁面无私的能臣。再被现实击碎梦想之后,曹操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起点比董卓这也的军阀差了不少。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抓住一切可以提高自己声望和实力的机会,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让自己强大起来。而皇帝的号召力,正是他提升自己势力的绝好助力。所以才会频繁的利用皇帝和朝廷的正统性来频繁的打政治牌,最终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地理环境不一样东汉时期,洛阳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凸显出来。洛阳地处中原核心,交通漕运发达,很适合对全国发号施令。而旧都长安,虽然有山川之险,但是交通不便,物产贫乏,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支撑天下的用武之地。所以,可以说得洛阳者得天下。虽然洛阳后来被董卓破坏,但是中原之地的重要性依然没有改变。
更重要的是,东汉的皇帝常年在洛阳经营天下,这里早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人才体系和统治核心,如果可以利用,平定天下事半功倍。
董卓的发祥地在西北,中原地区的混乱局势,以他的政治才能是搞不定的。所以在兴废立换皇帝之后,董卓还是决定挟持皇帝去长安,在西北关起门来做天子。这一决定让他让出了富饶的中原之地,让出了控制天下的中枢。这一决定,让董卓失去了中原现成的统治优势。在长安,董卓即使真的使用汉献帝这张牌,效果也注定不会很好。
而曹操则不一样,他的根就在中原,他的眼界也就在中原。后来他迎回汉献帝,在许都定都,以中原的物产和正统的皇权鸟瞰诸侯,这次占据了先天的优势。早已被培养成熟的中原人才链,成为了后来曹操的最大助力。曹操最重要的颍川官员集团,就是位于中原地区。真是依靠中原的人力物力,曹操才最终可以成功。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希望有识之士可以斧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