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如题所述

第一,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疫情期间,很多同志可能改变了平时已经习惯的生活作息,比如晚上睡觉越来越晚了,熬夜的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响了,就是所谓的耳鸣。耳鸣到目前为止,它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比较明确的一点是,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如果出现耳鸣,我们要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剥夺之后,就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等。

第二,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现在每一个家庭里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可能噪声又给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在使用这些家用电器的时候,要尽量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应该关掉开关。平时我们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等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影响家人或邻居。

第三,合理使用耳机。现在耳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在居家隔离状态下,听音乐、上网课、看电视、打游戏甚至做运动时都会佩戴耳机,这样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就会出现耳鸣、耳痛甚至耳朵发闷堵,甚至有些还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所以,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要休息。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避免耳机给我们带来的损伤。在安静的情况下,耳机对听力的损伤是比较小的,但是在噪音环境下,耳机对听力伤害就比较大了。所以,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戴耳机。如果长期戴耳机已经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也不建议再戴耳机。

第四,不掏耳朵。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耳屎对于正常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有杀菌的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如果要去掏它的话,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真菌感染。所以,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是用力不当,这样更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第五,耳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比如耳朵痛,或者耳朵流水了,在最近一段时间又不方便到医院去看,能否比较早的识别这些方面的表现,该去看的必须去看,可以暂时不看的就在家居家护理。哪些情况可以暂时在家,比如原来已经有外耳道炎或者得外耳道湿疹,以及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在居家期间出现了耳朵痒或者耳朵痛这些症状的话,跟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完全可以在家里用一些药物把它控制的比较好。但是如果症状加重,甚至耳流脓的性状发生了变化,比如一般是稀薄的脓液或者是粘稠的脓液,变成了血性的脓液,或者像豆腐渣一样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并且疼痛加重,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最后一点,疫情期间,我们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膳食,调整好情绪,尤其要管控好慢性疾病。疫情期间,很多同志,尤其是老年朋友们,本身就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的慢性疾病,由于比较紧张,大家都担心很多事儿,这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听力的问题,出现眩晕、耳鸣甚至突发性耳聋,甚至伴有头痛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突然出现的突发性耳聋,或者是眩晕,尤其是伴有头痛的相关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6
1、保护耳朵具体包括减少接触噪音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尽量不要熬夜、注意保持耳道清洁等方法。
2、减少接触噪音环境:日常避免接触有播放大喇叭、音响等有高分贝噪音的环境,以免诱发到噪音性耳聋。
3、尽量避免使用耳机:平时在睡觉时不能长时间戴耳机。
4、尽量不要熬夜:日常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不要熬夜,以免增加耳鸣的发生概率。
第2个回答  2022-06-15
保护耳朵内部常见的方法如下:
尽量不要到声音比较嘈杂的环境中长待,如长期接触机器轰鸣、人声嘈杂等各种噪音。否则会影响到听力,甚至导致耳鸣耳聋。
不要过长时间的使用耳机听音乐或者煲电话粥,否则很容易损伤人的听力。
避免不当挖耳,平时不要用小木棍、发夹挖耳朵止痒,以免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甚至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
避免耳朵周围高压的影响。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到水
第3个回答  2022-08-25
日常生活保护耳朵的措施如下:
1、要有保护的意识。耳朵是功能器官结构,不保护了它可能就会坏。
2、养成好的用耳习惯,不能够让耳朵暴露在噪声里或者是长时间的戴耳机,不然就会导致感应神经功能的下降。
3、做一些让耳部放松的按摩,如双手揉搓耳廓,这些都会对耳朵能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第4个回答  2023-01-10
为了保护您的耳朵,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第一方面,建议尽量避免暴露于噪音中,因为频繁暴露于噪音中可能会引起耳鸣和听力损失。第二个方面是,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外耳道干燥,并且水不能进入耳朵,因为耳朵中的水可能会导致急性中耳炎和急性外耳道炎。在第三方面中,有必要尽可能避免耳外伤,因为耳外伤可能引起鼓膜外伤,这可能对听骨链造成严重损害并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