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又叫什么奏鸣曲

如题所述

  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
  比起那些人们熟知的标题作品(〈月光〉〈暴风雨〉〈悲怆〉)之类,他的这些作品其实更有深度。

  几乎所有的音乐专家都在强调贝多芬的英雄性,人们也就在“专家”的解说下仰望着“英雄”,仰望着英雄怎样“扼住命运的喉咙”,而后发现跟贝多芬比起来自己渺小地只能掐一掐自己细嫩的脖子。在这样的引导下,人们与贝多芬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英雄的时代,如果一个艺术家还认为自己是被上帝选出来向他愚昧的同类揭示永恒真理的话,他的艺术一定会是失败的,甚至他的一生也是。所以在无比现实浮躁的人民耳旁叫嚷“贝多芬就是英雄的力量”这类实话只会惹人厌烦,以至于人们读出“Beethoven”这就意味着澎湃的气势和雄伟的力量,确实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与他怒发冲冠一脸凶狠的形象吻合,可太多人只看到了他的这一面,在这样一个所有价值都在动摇的时代,太多人理所当然地对贝多芬敬而远之,渐渐的,我们遗失了当今社会最缺乏的瑰宝。在遭遇挫折时,贝多芬给你永不屈服的勇气;在需要宁静沉思时,贝多芬给你最温暖柔和的篇章;在精神空虚时,贝多芬会把你的思想引向宇宙那般遥阔的视野,领会超脱个人狭隘情感之外的天地人和。可惜人们往往忽视了贝多芬的柔和篇章与深远哲思。我在此拿出他的
  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来说说这位巨人温和柔情的一面。下一篇文章再拿交响史上的颠峰之作《第九交响曲》细说更重要的深远哲思。

  前三首(Op2)奏鸣曲明显还带着些许海顿、莫扎特的传统,然而从这第三首开始,贝多芬革命般的独创性被释放得淋漓尽致。

  第一乐章开头的几小节没有给人惊喜,依旧是莫扎特似的跃动。不过紧随其后的左手三连音过渡和突然响起的C大调三和弦急速狂奔让人顿时耳目一新,恰似一个阳光男孩。这只是不足挂齿的小试牛刀,最美丽的就在它后面显现:情绪出人意料地转为醉人的缠绵,轻柔的小三和弦就这样被闲庭信步一般诉说出来,那妙不可言的感觉只有听者才体会得到,宛如一个欲拒还迎的羞涩少女。遗憾的是美妙的幸福感只持续了两句便又转为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与重音,在一次次的变奏发展中两个主题形象——男孩和女孩就这样无休止似的追逐缠绵,一直厮闹到完全终止的主三和弦出现,一切归于平静。
  第二乐章的Adagio会令你感到不耐烦吗?如果是的话,那我奉劝你以后不要再来看我写的音乐文字,因为你实在没有能装进音乐的耳朵。乐章开始十几秒的安静诉说你若感到些许乏味的话,那对一个普通人很正常。可接下来音乐进入了e小调,缓慢均匀的分解和弦是在为旋律伴奏,更是在悄悄倾诉着自身的哀怨。在这哀怨气愤的感染下,在开始仅是低吟叹息的忧伤旋律线渐渐也不再克制地提高了声响,用暧昧的和声衬托着这宣泄一般的哀诗。慢慢的,不经意间,音乐从忧郁的e 小调转到平静如水的E大调,又一次唱起了乐章开始时那支淡淡感伤的歌调,一切又归于平淡,直到最后的死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5
我就弹的这首 其实贝多芬奏鸣曲有其他名子的只有那么几首 并不是所有奏鸣曲都有其他名子 像你说的这首第三 就没有特别的名称
第2个回答  2012-01-05
没有名字。贝多芬的奏鸣曲不是每一首都有名字,有些有名字的也不全是贝多芬本人起的名。
第3个回答  2012-01-05
C大调Op2No3——献给约瑟夫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