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表达了诗人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寂寞的心情,也表达了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全文如下:

《夜书所见》

南宋诗人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8
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思恋家乡亲人的感情

出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可能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够明白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31
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思恋家乡亲人的感情
出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可能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够明白吧!
第3个回答  2020-09-24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表达了诗人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思恋家乡亲人的感情
出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可能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第4个回答  2020-09-24
知有儿童挑促知,这是一首诗。女人天生就是自私的。善良的你也许会让她不忍心马上和你说分手,不过肯定无法停止她对另一个男人的投怀入抱。她会两个都不放,女人的本性如此,喜欢好几个她不讨厌的男人围着她转,享受被人捧着的快感,特别是那些长的还不错的女人。3
①不拒绝你们之间的肢体接触

女人不管她表现得如何外向,其实骨子里都是内敛的动物,而且本能的她们习惯隐藏自己的感情。言不由衷更是她们习惯的互动方式,有时候明明她已经有70分好感,可表现出来的却总是不足20分。尤其一个女人对异性的肢体接触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是有好感,那会让她产生异常的抵触和厌恶情绪,但如果这个女人不仅不拒绝你肢体的接触靠近,还会非常的自然和开心,那么一定是内心对你有好感且希望你主动追求撩一撩自己表明心迹。但撩只是夸张比喻,千万不能成为暧昧的一种挑逗方式,不然很容易被定义为不尊重自己,而错失本来大好的姻缘机遇。

②总是有理由找你帮忙,然后约你出来

女人虽然处于弱势群体,可时代变迁如今的女人可以说个个是女汉子,独当一面很少有她们处理不了的问题,即便这个女人真的对一些事力不从心,因为面子,因为不想欠人人情,也不会主动向男人索要帮助,而一个女人若频发出“求助”信号,她总是能说出一大堆合情合理的原因把你约出去,那么其实男人你该懂得,女人的本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关键是需要多些给你英雄救美的机会。她更希望一来二去两人产生默契,从而自然地走到一起。所以不要再为自己那一点点处理问题的能力人脉或者维修技能而洋洋得意,因为那只能证明自己还根本没有翻译对女人的心。

③秒回你的每条信息

这一条是非常明显,也会常常出现的一个暗示形式,女人的生活可远比男人想的要忙碌,逛街吃饭约闺蜜,还有些非常励志类型,忙碌自己的事业或工作上的东西问题,或许男人不能体会,但确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太悠闲是真的,只是大家忙碌的点不同而已。

但当男人不论发怎样的消息,不管什么时候发送,对方总能秒回自己的信息,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整闲得要命,而是由于她真的已经开始喜欢上了你,才会如此关注自己的手机,即便是女人变得天天捧着手机,也是在等待你的问候和消息,而秒回举动其实已经暴露了女人的感情和不淡定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也有好感一定要懂得抓准机遇。

或许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态度和互动,然而在初期女人暗示阶段,这些举动也算是最为突出和常见的行为,人生很长,遇到的人也会有很多,但能够遇到一个对自己心动的人实属不易,若有意,请珍惜,切不可因为优越感爆棚而愚弄人的感情,因为很多过来人都曾经总结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要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