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系列战斗机家族

前苏联米格系列战斗机家族有哪些?以及其设计局、设计者、设计年代?列装前苏联空军时间?

米格战斗机家族,米格-21“鱼窝”、米格-23/27 “鞭挞者”、米格-29“支点”、米格-31“猎狐犬”、米格-25“狐蝠”、米格-AT教练机、米格-1.44、米格-21“鱼窝”、米格-21战斗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 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十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重改进。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米格25狐蝠,一个是因为她的高空高速性能,另一个是因为有人驾驶它叛逃到日本。另一个是米格二九支点,当年俄罗斯向卖给中国米格二九而不是苏两七,好一番交涉才买到的侧卫。另外米格1.44是验证机没有列装,号称四代,其实也就三代半水平。中国的歼五歼六歼七歼八都是由米格系列战斗机汉化版,歼五是仿造的米格17,歼六是仿造的米格19,歼七是仿造的米格21,歼八是在米格21基础上的自主改造。
米高扬公司,原称米高扬-格列维奇公司,是俄罗斯主要的飞机设计与制造商,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建立,以生产米格飞机而闻名。
2006年,俄罗斯政府宣布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6
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有米格-1,米格-3
早期喷气式战斗机有米格-9,米格-15,米格-17
超音速战斗机有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米格-29,米格-31
其中,米格-17是米格-15的改进型号;米格-27是米格-23的改型,米格-31是米格-25的改进型号

从米格-1到米格-25的设计者为米格杨和ge列维奇
米格-29是贝里亚科夫院士
其余装备时间、产量等详细信息,知道也没多大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6
RA3单位介绍:米格歼击机

设计用途:制空战机
制造方:米高维奇-格列扬飞机设计局[注意,不是米高扬-格列维奇哦]
原产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量产方:苏联机场

关键指标:
>“套娃”破片导弹发射架(×2)
>超轻材料防弹机身
>紧急自动驾驶系统
>垂直起降安定系统
>空气清新剂(薰衣草香型)[喷了……]

战地录影:

点击播放flash

[杀伤力不准的呀不准]

历史资料:
在原型KA-3特斯拉战机[Holy mother!]他们也玩中国的红警Mod]那次壮观的爆炸中,克拉斯纳航天局的首席飞机设计师和试飞员共赴黄泉使得这苏联顶尖歼击机的设计成了那浮云。克拉斯纳内部一片混乱,而产业分析师预测苏联将在随后10年间都无法装备一款可靠的制空战机。但他们没有料到,两个年轻而富有远见、才华横溢的设计师:米高维奇和格列扬,将联手打造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空战机之一。

不管从哪一方面看,米格都是一个革命性的设计,它的主武器系统拥有世界级的可靠和成功,即使面对最先进的空中电子对抗装置都可以能够准确地追踪和摧毁敌方飞机。由于采用了多个分弹头来加强爆炸的伤害,米格的破片导弹得到了“套娃”的花名——一种来自俄罗斯的民间玩具(一个娃娃套着另一个娃娃)。这使得米格很好地胜任拦截敌方的空中威胁,并为苏联的轰炸机和地面攻击机护航。

在盟军空军司令部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并固步自封后,苏联人一直在加倍努力,以强大而优美的米格歼击机来重夺天空。

因为一开始的设计方向就是制空战机,米格歼击机完全没有空对地能力,这使得它很容易受到防空火力的伤害。然而,当这样的威胁降临时,米格飞行员都会想起熊和狗的故事——一个古老的苏联寓言:狗会对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雪吠个没完,但熊会钻进温暖的洞穴,等待着攻击的时机。就像熊一样,一个优秀的米格飞行员会利用飞机的速度和敏捷,在风暴来临前撤出空域。

这也是第一款具备了完全垂直起降能力的苏制歼击机,使其能够部署在前线附近的空军前进基地。正常飞行时,流线气动外形使米格拥有了优异的速度和机动性,然而,由于机械零件糟糕的精度,水平和垂直飞行之间的转换机构有点笨拙。许多飞行学员发现自己无法很好地过渡状态转换,在骂骂咧咧一通之后,教官们必须重新接管驾驶。掌握了该转换的一小部分精英则发现空战机动其实相当简单直接。

实用的垂直起降设计和顶尖的制导武器使得米格对敌机非常致命,即便是那些还有能力还击的对手。

尽管飞米格是一种困难而危险的行为,而且苏联国家空战师的花名册里名额有限,但是愿意为开米格而接受艰苦训练的志愿者仍然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绝。这一部分是由于宣传工作很到位,但捍卫苏联的勇敢战斗飞行员这一鲜明形象,似乎也呼应着俄罗斯的传统精神。即便流亡国外的导演鲍里斯•杰尼索夫在拍摄的纪录片《空荡的座椅》中抨击了苏联的军事管理不善和渎职,但还是描画了一位英勇的米格战斗机飞行员,一位无私的巾帼人民英雄,她总是勇敢地冲入敌机机群,有时甚至为保护被围的基洛夫飞艇而不惜用自己的战机吸引炮火。顺便一提:杰尼索夫的最后作品《空荡的座椅》在他去世后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靠…………]

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在空战中赢得自己的威望,这种想法已经彻彻底底地渗透进了每一位平民的生活,这使苏联军方可以从小学就招募学员,政治军官翻遍一间间小学寻找合适地平衡了胆识、斗志和爱国情怀的少男少女,然后把他们交给苏联军务局去磨练上个几年。即使最初遴选程序已经很严格,还是只有不到一半人能毕业,但至少所有人都能在部队中找到一份职业。

作战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米格歼击机的情报:

· 你别管了!——尽管M型“套娃” 导弹系统在两次开火之间重新获取目标需要一点时间,但“发射后不管”的导弹仍使米格具备了极大灵活性,可以在系统重订下一发目标时中断攻击并稍稍远离危险。米格只能携带数量有限的导弹,必须周期性返回基地重新装弹。

· 空中优势——通过和其他战机在世界上的较量,米格得到了盟军和帝国飞行员的尊重和畏惧,对地攻击机特别容易被米格的高速和重火力残虐,一旦米格进入射程,地球上没什么玩意能逃脱。

· 注意后面——即便面对其他飞机非常强大,米格还是极易被地面防空武器伤害。虽然一些地面威胁显而易见,另一些的外表依然具备欺骗性: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一次事故后,苏联军务局建议所有米格飞行员在攻击旭日帝国VX直升机时要加倍小心。

· 一切皆可——当臭名昭著的叛逃者M•沃克进入罗马的苏联大使馆时,他带来了他的设计图——一种自动驾驶装置,可以使飞机自行返回可用的机场,同时自动校准路线以抵消气流影响,使撤退可以更迅速。这种盟军的技术现在登上了米格歼击机,增加了其已经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存能力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282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