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如题所述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卷首语:同学们,新年到了,你是否会给一学期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呢?试试看吧。注意:做题过程中要答题规 范,认真细致哟。
听力材料:
(请老师念材料三遍后,让学生答题。)

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学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傅问. “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渗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若有所悟。师傅又倒一杯水,仍然滴水溢出。“满了吗?”师傅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一、听力园地:(认真听老师读三遍短文,完成练习)( 4分)
1、你能总结出短文的大致意思吗?
------------------------------------------------------------------------------------------------------------------------------。

2、听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
------------------------------------------------------------------------------------------------------------------------------。

3.如果让你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什么最合适?
------------------------------------------------------------------------------------------。 二、按要求做题。
1、看拼音写汉字。(7分)

qǐ t lu yb ju ǒu dun sī lin
( ) ( ) ( )
2、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字词。(3分)
我漫步在jiǎo( )洁的月色下,为那yōu( )静的景色而m( )zu( ).我无限钟情于li( )以生存和思维的汉字,并
zhn( )惊于它的活力和魅力。
三、知识大搜索。(25分)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主张苗苗做到————————、 ——————、————————。
2 写出含有比喻意义的成语,如:情深似海—————、——————、——————。
3、当我们在外地过春节时,常用( )代的诗人王维说的“———————,———————”来表达对诗人的怀念。
4、写出含有动物和数字的两类成语各两个:————— ——————、——————、——————。
5、圆明园于( )年( )月被( )毁灭,它是我国———————— 损失,也是——————的损失。以前,那里有——————,也有—————————;有———————,还有————————。
6、《七律 长征》一诗中,“———————,———————”总写了长征的艰难。“万水”在文中指——————,“千山”在文中指——————。
7、“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都有表示绿的含义:其中“—————”指绿的动态美,“—————”指绿的时间久,“—————”指绿的范围广。
8、许多人用“———————,——————”的诗句来告诫我们年轻时不努力,老时将一事无成。
9、请写出含有英雄气概的成语:——————、—————、
——————、——————。
10、每当我们报答母恩时,会很自然的吟诵起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其中两句名句是“——————、——————。”
11你所知道的三国故事有: 、 、

12、在学习“有趣的汉字”时,你们班进行了 、
、 等活动。
13、请写出含有英雄气概的词语 、 、
、 。
14、修辞手法我能辨。
(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我高兴的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
(3)、噪音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 )
(4)、主席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真的不在了吗?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吗?( )
四、匹配题。( 6分)
1、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有某种象征:
竹子 雍容华贵
梅花 洁身自好
牡丹 谦虚有节
荷花 生命力强
2、同学们,你们一定对四大名著非常熟悉吧,你能完成下面的连线吗?
过五关,斩六将 孙悟空 《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 贾宝玉 《水浒传》
九九八十一难 宋江 《西游记》
逼上梁山 关羽 《三国演义》
五、句子加工厂。( 10分)
1、合并句子。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2、天上的星星真多。(改写比喻句)——————————————
3、今天一大早,你妈妈从菜市场买来蔬菜、黄瓜、西红柿、青椒等。(改病句)————————————
4、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使意思表达不同。
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语文。

5、缩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6、名句我会背:爱亲者——————,敬亲者—————。
五岭逶迤—————,乌蒙——————。
七、阅读。
(一)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气节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5分)
低头折(zh sh)节 骨(gū gǔ )气 秉(bǐng bīng )性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
保管( ) 大都( )欺辱(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梅花与( )、( )被称谓“岁寒三友”。你能写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3分)
----------------------------------------,------------------------------------------- 。-------------------------------------------------,---------------------------------------。------------------------------------------,-------------------------------------------------------------。--------------------------------------,----------------------------------------------------------。

5、“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 。你能写出几个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吗? --------------------------------------------- (2分)
6、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体会外祖父的话深刻含义并写出来。
--------------------------------------------------------------------------------------------------------------------------------------------------------------------------------------------------------------------------------------------------------------------------------------------------。

(2分)
(二)、课外阅读
热爱的力量
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这个国度有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孩子。就是他,后来让美国人一提起篮球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可就是这个孩子中学时中学时居然没被篮球队选上,甚至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允许他跟随去看中学篮球联赛这样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回绝了。可他并没就此认命,他的生命中有个飞扬激越的篮球啊!那取代了他对整个生命的热爱。
穷途末路之时,他软磨硬泡使教练同意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故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转为球员捡球、搬运行李、整理球衣。他便这样接近了他九死不悔的目标。
这以后他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英文缩写:美篮球职业联赛)皇冠宝座,他个人享有“空中飞人”的美誉,并五次获得“最有价值的运动员”称号。
他便是饮誉世界篮坛的麦克尔乔丹。
能把篮球达成绝活的不止乔丹一个,但因热爱篮球去征服苦难的乔丹却不多。
纵使命运让我跌倒100词,但我也要从101次抗争中站起来——这便是热爱的力量。

1、 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义(1分)
(1)、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酷爱:---------------------------------------------。
(2)、他便这样接近了他九死不悔的目标。九死不悔:---------------------------------------------------。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1分)
-------------------------------------------------------------------------------------------------------------------------------------------------。
3、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热爱篮球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

4、第三自然段的“球员”加引号表示 -------------- 的意思,说明乔丹 -------------------- 。第四自然段中的“空中飞人”表示---------------------------------------------------------------------------------------------------。
。(3分)
5、(1)乔丹是( )国(   )队的篮球运动员。
(2)乔丹享有(      )的美誉,并五次荣获(      )的称号。(2分)
6、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                               
                               
                               
八、口语交际。
博博很喜欢看课外书,可爸爸却说:“你就不好好学习,看了闲书有啥用!”你能替波波说服爸爸吗?(3分)
---------------------------------------------------------------------------------------------------------------------------------------------------------------------------------------------------------------------------------------------------------------------------------------------------------------------------------------------------------------------------------------------------------------------------------------------------------                             

                                   
                                   
                                    
                              
九、作文。(20分)
题目:由……想到的
要求:1、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2、选材合理,能抒发出真情实感。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4
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目标检测题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卷面分: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划“—”。(3分)
薄雾(báo bó) 仿佛(fú fó) 淙淙(cónɡ zōnɡ)
银弦(xián xuán) 卧佛(fú fó) 石缝(fénɡ fè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
biàn shí diē luò fènɡ xì táo zuì fǔ bài

三、把句子写具体。(6分)
1、香港的楼真高呀, 。
2、今天真冷啊, 。
四、阅读收获夹。(22分)
1、写出4个形容黄果树瀑布声音的成语。(4分)

2、 古人赞美瀑布的诗歌很多,请写一句你知道的诗句。(2分)

3、用3个成语来形容鼎湖山的泉水。(3分)

4、《鼎湖山听泉》中有许多描写泉声的句子,我最喜欢的是
课外,我还读过描写山水的文章,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3分)
5、藏经洞里面还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 、 、 、 、铜像等六万多件珍贵文物。(4分)
6、请你为学校的花草树木设计一条公益用语。(4分)

7、婴儿, ;母亲, 。(2分)
五、阅 读。(32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莫高窟不仅有(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 );有的( ),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 ),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5分)
2、第一句话讲了两方面的内容:① ②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第 方面的内容。(3分)
3、你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一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6分)

(二)课外阅读(18分)

学校大队部为了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号召少先队员“为希望工程添一块砖瓦”,每人捐献五元钱。
听大队辅导员讲,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很贫困,一些孩子不能上学校接受教育,我的心里好(像 象)被揪得紧紧的,我(决定 决心)在这次活动中(献 现)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中午,我回到家里,我把小猪(储蓄罐)肚里的零用钱掏出来,我数一数,我发现才三元钱。我难道就捐三元钱吗?这时我急得连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我这样,忙问:“娟娟,怎么啦?”我把情况(向 像)妈妈诉说了一遍。妈妈听完后说:“为‘希望工程’添砖瓦是一件很有(意思 意义)的事,妈妈支持你。”她边说边(在 再)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给我。我调皮地说:“ 。”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我把妈妈的十元、我的三元,一共十三元交给了老师。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3分)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6分)
(1)我难道就捐三元钱吗?

(2)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6、第四自然段中划线处作者会说什么呢?请你合理想象,填写在横线上。(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写下来。(5分)

六、作 文。(30分)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的丰富多彩。经常发生使你难忘的事:有的使你高兴、快乐,有的使你后悔、懊恼,有的使你伤心、难过……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要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并适当写一写你的心理活动。题目自己定。
第2个回答  2012-01-07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0分)
一、我会拼也会写。(8分)
 yòu huò ài mù gǔ lì wū yán
( ) ( ) ( ) ( )
dàoqiè baojing shuāi lǎo cí xiáng
( ) ( ) ( ) ( )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天( )地 风( )雪( ) ( )书( )画
( )( )大雨 毫不( )( ) 不容( )( )
三、我会选词填空。(3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 )常常使我( )。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如果……就……
即使……仍然……只有……才……只要……就……
1.( )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 )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 )被打碎了,碎片( )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 )鱼类,( )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 )、( )和( )。
 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 )。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还要尖些。
  (2)鲸的嘴巴真大,(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 )。”“( ),(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的()和()。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8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很有用”又是指( )。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 )。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2分)
  摇动( )空闲( )忧愁(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法自己: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1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
第三部分快乐习作(30分)
九、快乐习作(任选一题)。
1.根据所给的词语,串编故事:草地大灰狼指南针小白兔考场晕倒
 要求: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并给故事取一个好听的题目。
2.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
第3个回答  2012-01-07
2011-2012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分值:100分,90分钟)
书写等级: .成绩等级: .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书写与卷面整洁程度”将以等级形式A、B、C、D出现,在试卷总分中分别占2分、1.5分、1分、0分,可要认真书写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8分)
一、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10分)
jù pà líng hún dào qiè yòu huò jǐn shèn
( ) ( ) ( ) ( ) ()
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yú lè bèi sònɡ ( )( ) ( ) () ()
二、词语大本营(11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6分)
惊心动() 力()狂澜 ()不犹豫
再接再() 夜以()日 不容争()
披()斩()()()不休 ()精()志
大()()望 ()然大() 同()敌()
句子:经过他()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
A、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愤怒,()悲哀。
B、()鲸的体形像鱼,()它不属于鱼类。
C、()困难再多,他()会完成这项任务。
三、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5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亲者 。
2、________________ ,万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旷, 。
4、已是悬崖百丈冰 ,—————————。
5、————————,三军过后尽开颜。
6、兄弟敦和睦,—————————。
7、—————————,自满十事九空。
四、按要求变换句子。(3分)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五、本学期学了不少的古诗词,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4+1=5分)

我喜欢的原因:
六、根据下列语境,诉说你的真情。(4分)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辉煌令我们无比自豪,可是却在短暂的时间内被可恶的侵略者给毁灭了,此刻你最想说:

2、通过学习,大家对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定有了很深的认识和了解吧,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赞扬毛泽东,你会说:

七、本学期你参加了哪些语文活动,请选一个作答。(2分)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活动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连袖用时间有什么用意?(4)

4、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父亲?(2分)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二、课外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回答问题。(15分)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分)

三、习作练习。(30分)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即使
第4个回答  2012-01-06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一. 口算(6分)
二. 填空(14分)
(1)6.01千克=( )克 3平方米7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3小时=( )小时( )分 54分米=( )米
(2)两个数的商是4.5,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0倍,商是( )
(3)从某人的身份证号码441900199607123452,知道这个人出生的时间是( ),性别是( )。
(4) 小红买了2支钢笔,每支X元,付出20元,应找回( )元。
(5)8÷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0.125×( )=0.125÷( )=1
(8)把3.05 , 3.05 ,3.05 ,3.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9)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底5厘米,高是( )。
(10)王师傅3小时生产零件b个,每小时可生产零件( )个,生产一个零件需( )小时。
(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高6.4 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5分)(对的打“ √”,错的打“x”)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x=2.5是方程14.5-2x=9.5的解。( x )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ab)c=a(bc)。( )
(5)4.28428428是一个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28。( )
四.选择。(5分)(把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是方程的有( c )。
A 2y+8 B  2x-15>7 C  2y-5=18
(2) 下面( b )的结果大于11.6。
A 11.6×0.98 B 11.6÷0.98 C 11.6÷1.98
(3)因为2.75×38=104.5,所以27.5×( c )=10.45 。
A 0.038 B 0.38 C 3.8 D 38
(4)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4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b )倍
A、4 B、8 C、16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高相等,面积也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是( b )厘米。
A 4 B 8 C 2
五.计算。(28分)
1.解方程(6分)
2χ-3.4=7.2 解;2x-3.4+3.4=7.2+3.4 2x=10.6 2x/2=10.6/2 x=5.3
2.4x+1.6x=2.2 解;4x=2.2 4x/4=2.2/4 x=0.55
2.只列算式或方程,不用计算(4分)
(1) 1.2除以3.96的商加上2.7乘以13.7的积,结果是多少?

(2) 20比一个数的4倍多10,求这个数。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必须简算。(18分)
9.5×1.06-2.52÷2.4 6.25÷1.25÷0.8 2.5×(3.5-1.65)×0.4
27.2÷(3.2+23×0.6) 68.5+31.5÷(0.29+0.41) 3.82 ×(2.8-1.3)-1.82×1.5
六.动手实践(10分)
2、小刚观察一个茶壶,他从哪个方向观看的?
3、在右边的一组平行线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
它的一组对边分别在这两条平行线上,并且边长
是2厘米,再画出它的一条高。
七.解决问题。32分
1.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
小明用35元买了4千克甜橙和3千克苹果,已知甜橙每千克5.2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3分
(1)写出切合题意的等量关系式
(2) 列出 方程不用计算:
2.每平方米稻田产稻谷680千克,一块梯形稻田,上底是17米,下底是8米,高7米,这块稻田可产稻谷多少千克?3分
(1)题目要求这块稻田可产稻谷多少千克,必须先求
(2)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3.列式解答。26分
(1) 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底12.5分米,高是7.8分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的价钱是0.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
(2)一个工地,第一天运进32.5吨石子,比第二天的4倍多0.5吨,第二天运进石子多少吨?
(3) 一个运粮队,5辆车共运粮食22.5 吨,照这样计算,要运粮食118吨,至少需要几辆车?
(4)加工车间要加工875个零件,已经加工了3.5小时,每小时加工50个。剩下的平均每小时加工56个,还要几小时完成任务?(用方程解)
(5)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价格为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4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6元。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至少要用多少钱?( 要有计算过程)
五年级数学口算卷
姓名 班级
1.23÷3= 0.8×11= 1—0.75=
1.7×0.4= 0.36÷12= 1.6+0.38=
1.2÷0.3= 0.75×4= 15×0.4=
2.14-0.9= 4×0.25= 10÷2.5=
0.4×52= 1.6×0.4= 9.6÷6=
4.3-0.4= 7—6.2= 0.86-0.3=
8.8÷2.2= 2.6÷0.2= 0.15×3=
0.9÷0.45= 0.27÷3= 0.51+1.7=
0.6÷0.5= 0.125×8= 0.38×1000=
6.8-1.7= 2.4×0.2= 32.8+19=
0.56÷14= 1÷0.05= 6÷12=
0.14×5= 3×1.4= 4.9÷0.7=
0.4÷8= 6.3+3.7= 3.5×0.2=
0.2×12.6×5= 8.4÷4.2= 2.4×0.5=
0÷3.5×0.2= 0×9.7+2.3= 1.6×9+1.6=
3.8+1.2= 4.8÷0.3= 530+270=
7.6÷3.8= 92÷2.3= 9.6-1.6=
7.2+2.8= 2.63+0.37= 0.6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