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名字“……子”是什么意思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杨子,孙子,鬼谷子,尉缭子,墨子,韩非子,朱子,曾子……………的子都是什么意思啊

在春秋之前,“子”本来是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微子、箕子等。在春秋早期的时候,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的谥号称“子”,如宁庄子、石祁子之徒。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礼坏乐崩”越来越严重。

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诸侯的卿普遍在谥号里都称“子”了。可是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私人讲学之风的盛行和“士”阶层地位的提升。于是人们便把“子”作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了战国时期,“子”作为一种称呼就更普遍了,一般学者都可以称为“子”。

扩展资料:

夫子的意思:

“夫子”本来是对各级军官的称呼,如周武王牧业誓师的时候,就称呼各级军官,(如千夫长、百夫长)为“夫子”。到了春秋时期,卿大夫相见面时互称“子”。但是在背后议论时,是称对方为“夫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其人的尊称。

和上面一样,到了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由于“学术下于民间”和士人讲学之风的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和文化,于是对传播文化的“士”也越来越尊敬。相应的,人们就把教授知识的老师尊称为“夫子”,如孔子的弟子就称他为“夫子”。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夫子”的人,因为他的父亲叔梁纥的爵位是大夫。孔子继承了叔梁纥的大夫爵位,人们自然就把他称为“夫子”了。“夫子”比子更带有尊敬的意味,只是到了后来,“夫子”也开始泛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5
在古代,“子”是对地位或者学识高于自己的人的尊称。用得很普遍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9-26
简单的说就是先生,老师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07-09-25
“子”是尊称,他们的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是老师的意识
第4个回答  2007-09-25
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