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文化产业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现代经济格局中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属于无烟工业,同样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税源,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广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更大范围的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权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扬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0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农村文化活动少了,农民参与的激情弱了,群众的精神归属感淡了。原因当然是多样的,但作为纽带和阵地的镇乡文化站困难重重,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难辞其咎。如何让镇乡文化站带动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活跃基层文化建设一盘棋?需从高度重视、强化指导、明职确责、创新开拓、积极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在组织领导上形成合力 镇乡文化站建在基层、贴近群众,是农村文化活动和基层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舞台,各级党委、政府及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善于发现和有效解决文化站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的困难。财政、人事、建设、农业、广电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经费有投入、人员有编制、建设有规划、活动有内容,共同建好文化站。 二、在业务指导上责任管理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规定:文化站是指由“县级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这就是说,文化站其实可以是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也可以是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一刀切并不是唯一的管理模式。各地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确定县乡双重管理以谁为主的问题,同时明职确责,由乡镇具体承担建设、日常工作责任,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县级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指导、辅导责任。县级文化馆要充分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积极帮助、指导乡镇文化站进行文化活动,繁荣乡镇文化。 三、在经费保障上开拓创新 以政府为主导,依据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相关评估分类标准、开展单项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水平和乡镇人口状况,制定县(区)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分类经费保障的标准,由县级文化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核发给各乡镇文化站。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投资体系的途径,将部分文化服务项目或空余时空推向市场,形成“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格局,以税费减免、荣誉表彰等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对乡镇文化事业定向资助。 四、在队伍建设上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文化站人员队伍的管理、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拿出专门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并严格规定和执行最低服务年限制度;针对多数乡镇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文化创新与人员奖励措施,鼓励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增强乡镇文化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发掘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 五、在参与引导上打造品牌 深入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乡村文化”在本乡本土生根、开花、结果,培养真正属于农村的文化队伍;积极挖掘、保护、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加强所辖区域民间艺术的调查、抢救、开发、收藏和保护工作,将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推向市场,以经济模式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