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考试重点+题型

如题所述

这些都是重点:
1、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 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成才该具备哪些因素?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格局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6、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7、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8、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9、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0、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只因大学生做什么人。
(二)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是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1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4、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1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7、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20、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3、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

24、反对不正确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25、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什么?(大题)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成为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27、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8、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3、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4、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9、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0、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3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基础: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3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33、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34、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31
1.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是什么?答:(1)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3)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4)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5)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什么是理想?答: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4.什么是信念?答: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生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答:(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6.什么是爱国主义?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认同感 尊严感与荣誉感。
7.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那些?答:(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答: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利益,这就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1.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答:(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4)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2.什么是人生态度?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13.我们要反对哪几种错误的人生观?答:(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5.公民的道德是什么?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
1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答: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7.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答:(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8.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包括那些方面?答: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19.什么是社会公德?答: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20.网络生产中的道德要求?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1.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作用有那些?答:(1)指导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22.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
23.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有那些?答:(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
24.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答:(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6.什么是法律制定?答:(1)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的国家机关依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7.法律思维方式是什么?答: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 原理和精神 思考 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28.大学应该如何增强法律概念,维护权威?答: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9.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答: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0.我国的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国家的哪两个部门?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第2个回答  2011-12-30
去看书呀,都是重点
第3个回答  2019-12-21
百度文库搜大一思修考试重点+题型,会有好多资料的
第4个回答  2019-12-21
一思修考试重点+题型好刁难道不是嘛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