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了什么?

如题所述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

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扩展资料: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情节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此文以桓侯病情发展为主线,结构流畅紧凑、跌宕有致,逐步将说理推进。作者采用三迭式手法,通过描写扁鹊的多次谏劝深化了主题。

另外,扁鹊的反复劝说与桓公不以为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不费矫饰之功便刻画出人物的不同特点:扁鹊尽心负责、医术高明,而桓公骄横自大、不知变通。

作者旨在提醒人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要懂得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不要讳疾忌医,这深刻的道理以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来,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后果则不堪设想,要在适当的时候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扩展资料

《扁鹊见蔡桓公》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

扁鹊,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人。扁鹊曾居住在中丘蓬鹊山九仙洞,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之水,修得高超医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扁鹊见蔡桓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4
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3个回答  2021-12-21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防微杜渐
第4个回答  2021-01-09
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