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话有什么寓意,境界有多高?

如题所述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句话的寓意是:不能只看事物美的表面现象,而更应注重美的内在品质;在工作中,要少搞花架子,说实话,干实事,求实绩。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牡丹花虽好但只能供观赏,枣花虽小却能结出果实。牡丹花虽然好看,但是华而不实,只能让人们饱饱眼福,虚有其表;枣花虽然微小,不惹人眼球,却能结出很多的枣子,饱人口福。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的寓意

这句话启示人们不能莫求虚名、应以务实为重。越是真实的东西,越饱满而精致;越是虚华的东西,越像泡沫一样,外表色彩斑斓,腹内却空空如也。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道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4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句话的寓意是:不能只看事物美的表面现象,而更应注重美的内在品质;在工作中,要少搞花架子,说实话,干实事,求实绩。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牡丹花虽好但只能供观赏,枣花虽小却能结出果实。牡丹花虽然好看,但是华而不实,只能让人们饱饱眼福,虚有其表;枣花虽然微小,不惹人眼球,却能结出很多的枣子,饱人口福。

扩展资料: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作者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否定了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肯定了实用美。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将“结实多”化用为“结实成”,更强调了实实在在的果实。

为“咏”实为“讽”: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出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开得像斗一样大,可一旦凋谢,就花去枝空,什么用也没有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4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的寓意

这句话启示人们不能莫求虚名、应以务实为重。越是真实的东西,越饱满而精致;越是虚华的东西,越像泡沫一样,外表色彩斑斓,腹内却空空如也。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道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

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不少内容反映了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的色彩;

还有一些内容含义比较模糊,或者只有片面的真理性,如果不做正确的理解,就会变成错误的东西。这些都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我们要在阅读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吸取其有营养的成分,古为今用。

增广贤文,其实有它笼统的价值。我们鉴赏的时候要看清楚它每一句话的立场。一个是社会本位立场,一个是自然法则立场。不同的立场所产生的观念自然不同,更何况我们社会立场和自然立场完全是相反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句《贤文》的本义是说华而不实的牡丹花尽管好看, 但只能使人饱饱眼福,解决不了早已饥饿的肚子问题;这枣花虽然小,不惹人眼,但结出的 枣子却能食用,有益于人。这句《贤文》启示我们,要说实话,做实事,少搞花架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1-13
注重事物的内在本质,忽略其外表.这句有些片面.事物应两面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