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内部控制方法的影响

如题所述

内部控制理论是内部控制方法的基础和载体,内部控制方法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发展轨迹并不完全一致,但理论仍是方法的演变基础。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经过时间的证明被广泛接受,属于内部控制方 面较为权威的理论。

按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划分也具有比较广泛 的意义。按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划分,内部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环境控制方法,风险控 制方法,业务程序控制方法,信息控制方法和监控五种。

拓展资料:

会计界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缺乏针对性。一般都在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对内部控制目标加以笼统阐述。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内部控制目标应该针对控制主体不同存在差异。

1、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既是股东代表,也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因此,其内部控制的目标既包括对外目标,也包括对内目标,对外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如英国和美国)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日本、德国)。对内目标是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由于董事会的双重身份,两个目标时常会发生冲突,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结构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经营者实质上控制了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的控制目标很难实现,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应该对董事会的职责和人员组成进行改革。

2、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是经营执行者,是法人之代理人。因此,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的各项受托责任,包括: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该内容与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基本一致。

3、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是经营者的受托人。其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完成各项责任目标。

4、以职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职工是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最后一层,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其岗位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5
内部控制理论理论是内部控制方法的基础和载体,内部控制方法随着内部 控制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发展轨迹并不完全一致,但理论仍是方法的演 变基础。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经过时间的证明被广泛接受,属于内部控制方 面较为权威的理论。按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划分也具有比较广泛 的意义。 按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划分,内部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环境控制方法,风险控 制方法,业务程序控制方法,信息控制方法和监控五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