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课程

如题所述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即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的科目,包括《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六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除了专业阶段还分为综合阶段,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试各科的合格线为60分,满分为100分。注册会计师考生答卷由中注协组织集中评阅,并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认定后发布。

注会考试先考哪科较好?

注会考试先考会计比较好,会计是注会学习的基础,零基础的考生先学会计有利于对整体考试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会计也是六门中难度相对比较大的。

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先去理解,吃透概念,明白教材上每句话的含义和引申义,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易错易混的考点。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考试年限

专业阶段要求在5年内通过六门科目,也就是说一门科目的成绩有效期就只有五年,过了这个期限就需要重新参加考试。当你通过专业阶段后还需要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全部通关后才能够拿到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书。

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每一门的难度都很高,这一点从2018年注会考试大纲中就能够看出,特别是作为入门基础的会计科目变动的更多。

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备考?

注会考试的备考方式一定要科学,在学习《会计》这个科目时,要注重将基础知识巩固好,吃透每一个概念;《审计》这一科目对推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定要多加练习,培养思维;《税法》这一科目复习时,应当先背熟理论知识,然后再从做题当中学会运用;《经济法》考试覆盖面相对是比较广泛的,多以记忆为主;《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一个科目考点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复习时依靠教材为主;《财务成本管理》这一科一定要注意日常练习,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熟悉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其实就是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持证人所持证书的“年检”,一般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都需要参加。那么注会的继续教育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

具体规定如下:

1、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规定的第九条,非执业会员每一公历年度(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继续教育累计不少于40学时。

2、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第八条,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0个学时且任何一年均不得少于30个学时。

注会考试科目的特点

1、专业性阶段的考试:

(1)《会计》:本课程是本次考试其他课程的基础,与其他科目有很强的相关性,复习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

(2)《审计》:逻辑性很强,它不仅测试逻辑能力,还测试背诵能力。

(3)《税法》:属于计算量大的科目,需要多做题,加深知识印象,提高熟练程度。

(4)《经济法》:计算量最小,背的东西也很多。

(5)《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最大的科目,要熟悉各类公式,并且会在题目中应用,所以需要一定的做题熟练度。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个科目综合性强,难度不高,考生在学习时应该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

2、综合阶段的考试。在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后,还有综合阶段的考试。本阶段只有一次考试,属于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综合阶段的考试分为试卷1和试卷2。试卷1的内容主要是认证业务,试卷2的内容主要是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

2022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1、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阶段。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大专以上学历,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综合阶段。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取得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考试证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