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业率怎么算的

如题所述

按照教育部定义,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而“就业”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主要包含了深造、就业两种情况。

以清华大学的算法为例。深造的毕业生包含了国内升学、出国(境)深造两种情况。而就业毕业生则包含签三方就业协议、灵活就业两种——这才是我们常识意义上“找工作”的那一部分学生。

可见,“就业率”的主要价值,在于表明当年毕业生有多少落实了出路,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本科生)的出路是继续深造。也就是说,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有多少人在找工作、又有多少人找到了工作。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2017年,该校毕业9995人,落实工作5647人,占毕业人数的56.5%。换句话说,有接近一半的人选择深造。再如吉林大学,2017年共毕业16821人,规模巨大,其中大约11287人落实工作,占比67.10%,可见整个学校的就业气氛也更为浓厚。

在37所985院校中,两所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比重最大。华东师范大学达到75.09%,北京师范大学为72.52%。此外,一些综合类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比例也明显较高,例如湖南大学(72.31%)、重庆大学(71.09%)。 

相反,一些理工类院校虽然就业率极高,但许多学生其实选择深造,实际就业比例低。例如,中科大和清华大学,都只有不到50%的毕业生选择工作。从这个角度,或许更能看出学校就业氛围的差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