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期望公式

如题所述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强调,人们采取行动的动力(M,即激励力)取决于目标价值(V,效价)与实现该目标可能性的预期(E,工作信心)的乘积。公式表述如下:


M = ∑ V × E


其中,V衡量的是目标达成对个人需求满足的价值。个人对某个目标的价值评价(效价)可能为正、零或负,反映了目标的吸引力。如果目标与个人需求一致,效价为正;若目标被漠视,则效价为零;若目标不被喜欢,则效价为负。效价越高,激发力量越强。


E即工作信心,指的是个人根据自身经验和能力,判断达到目标并实现相应奖酬的可能性。在汉语中,"信心"更接近弗洛姆的"expectancy"概念,但不能完全涵盖预期实现奖酬的概率判断。


设定适当的目标期望值至关重要。如同摘苹果的例子,目标应设定在员工经过努力就能达到,但又不过于容易,以维持适当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期望与现实的匹配也影响积极性,期望小于现实时,正强化能提高积极性;期望大于现实时,适度的挫折感反而能激发积极性;期望等于现实时,可以维持积极性,但需要持续的激励以保持。


设计目标时,应考虑效价和期望值的关系。具有挑战性和社会意义的目标,即使成功概率较低,也可能具有高效价;而过于容易达成的目标,可能会降低总效价。因此,关键在于找到一个既能激发人们的奋斗欲望,又具有实际价值的目标。


扩展资料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