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钎探,钎探点的布置具体要求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规范规定?

如题所述

地基钎探点布置的要求是纵横向1米5,梅花桩布置。纵横交叉相当于1.2平方米一个左右。

地基钎探具体的规范规定是伐板基础应该满地布孔,探孔梅花状分布,孔距不大于1.5M。也必须做好钎探记录并绘制钎探平面图,标明每个探孔深度,触探器自动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钎探完毕后,应做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及验槽合格,不得堵塞或灌砂。

钎探的间距与深度一般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

基槽宽小于80cm,中心一排布置,间距1.5m,深度1.5m;

基槽宽80~200cm,两排交错布置,间距1.5m,深度1.5m;

基槽宽大于200cm,梅花形布置,间距1.5m,深度2m;

柱基,梅花形布置,间距1.5~2m,深度不小于1.5m且不浅于柱基短边。

扩展资料:

地基钎探是一种土层探测施工工艺,将标志刻度的标准直径钢钎,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使用标定重量的击锤,垂直击打进入地基土层;根据钢钎进入待探测地基土层所需的击锤数,探测土层内隐蔽构造情况或粗略估算土层的容许承载力。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

操作工艺的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基钎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