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语文 数学 英语)总复习试卷 试题

是题目
(人教实验版)
由于可能没人回答,所以要好点的再加分!
要毕业了,帮帮忙!
哦,还要有对应的答案才行

我的文库有,你可以点出来看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2)

一、拼音。(5分)

1.读拼音,写出词语

2.读下面的句子,选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二、运用查字典知识,在空格里填写。(5分)

三、选正确的字打上“√”。(2分)

1.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的国家就出来阻(浇、挠、绕、侥)。

2.我们不仅取材,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棕、淙、踪、综)合利用。

3.一个人要读多方面的书才能得到丰富的知识,(倘、淌、敞、趟)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了。

4.给别人写信,千万别忘了(著、暑、署、屠)上自己的名字。

四、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分类写下来。(8分)

波( )壮阔 红叶( )火 汹涌澎( )

斗志( )扬 奇( )怪石 垂头( )气

千山一( ) 悬崖( )壁

①描写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色彩的: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气势的:__________________

④描写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做练习。(5分)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1.选正确的答案打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是指:

①商人( )

②码头工人( )

③赶来卖米的穷苦农民 ( )

“气也不透一口”的意思是:

①一口气也没喘过( )

②没有休息过( )

③把气含在口里( )

2.理解填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穷苦的农民,一清早就把米运到码头,他们一到码头,也没有( )过,就焦急地赶到米行去( )米价。这说明了,米价的( ),决定着他们生活的( )。

六、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3分)

1.詹天佑经常奖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2.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七、下面每组词语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的,请用横线划出来。(2分)

1.白鸡 花鸡 黄鸡 公鸡 黑鸡

2.梅花 红花 菊花 杏花 桃花

3.爬行 飘动 美丽 前进 鸣叫

4.莫斯科 日本 美国 中国 新加坡

八、读下面的片断,然后做练习。(10分)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 )“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个朋友来( ),更有秉烛夜游的( )——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 )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 )。(《养花》)

1.先按照原文填空。

2.这段话分为三层,请你在原文上用“│”划分。

3.在“花”字前面加上一个字,概括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花; 第二层:_______花; 第三层:_______花。

4.理解填空。

这段话每层的写法是:先写做什么,最后写作者的( )。

九、按照表格要求填写。(6分)

十、阅读《我们大院里的花匠》,完成练习。(19分)

我们大院里的花匠

1 我们机关的大院里,花常开,树常绿,四季如春。这要归功于我们的花匠方爷爷。‖

2 我们机关大院里,阳春三月,花儿开了,有粉红的桃花,有雪白的梨花,……各色各样的花都争奇斗艳,各显娇彩。

3 深夏,娇艳的花谢了,树上绿叶成阴,鸣蝉在茂叶从中长吟。人们都在大树的绿阴下乘凉,欣赏着蝉儿弹奏的催眠曲。

4 到了深秋,天高气爽,果实累累。紫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使人嘴馋;大个大个的杨桃,惹人喜爱;青里透紫的大石榴,阵阵飘香。

5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严冬,各种树木还是青枝披绿,傲然屹立,迎北风,斗严寒。

6 我们院子里,一年四季,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在绿叶红花丛中,拔草、浇水、施肥、剪技、捉虫、……。他,就是方宁爷爷。方爷爷七十多岁了。他的背稍驼,脸膛红润,留着一撮花白胡子。

7 方宁爷爷退休后,自告奋勇地担当起我们大院里的绿化工作。由于他植树养花的技艺高超,因此我们大院里的人们都亲昵地称他是“我们院子里的花匠。”‖

8 他不但爱护大院的一草一木,还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家一盆花“病”了,叶子发黄,像瘟疫一样蔓延着。妈妈以为缺肥,一个劲地往盆里加肥,结果越弄越糟。这盆花养了多年,现在眼看奄奄一息,大家都焦急。方爷爷闻讯赶来了。他仔细观察一番,问:“你们上的什么肥?”“鸡粪。”他肯定地说:“给鸡粪烧坏了。”说完,他把花倒出来,把花盆洗干净,又换了花泥,接着说:“这个,死不了啦。”不久,花真的复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长得欣欣向荣。我们全家都夸方爷爷是花的医生。‖

9 我们大院里的绿化,同方爷爷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他像忠实的哨兵一样,不分昼夜地守护着花木,又像园丁一样爱护和培育着每株幼苗。每当有孩子摘花偷果,一见到方爷爷,都溜得无影无踪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没经方爷爷同意,谁都不会去动它,因为这是方爷爷辛勤劳动的成果。‖

1.全文分为四段,已用“‖”标明。请你写出第三段的段意。(3分)

第三段的意思是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8分)

3.人们为什么称方爷爷是花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篇文章来赞扬方爷爷的什么精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写下来。(2分)

奄奄一息( ) 严寒( )

十一、下面的话中七处有错误,请你找出来,在原文上改正。(7分)

“六一”节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节目,美好的节目一个接一个,都把同学们吸引住了,刘明同学表演单人舞,舞姿忧美;张林同学表演小提琴独凑,非常动听。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尽情歌唱,欢乐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声。

十二、写一封表扬信。(28分)

内容提要:王大娘的儿子参军后,她的生活靠女儿照顾。去年三月,因工作需要,她的女儿又调到外地去工作了。爱民小学六(1)班程小强学雷锋小组五位同学知道后,主动去照顾王大娘的生活。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为王大娘买油买米,买酱醋送柴火,搞卫生,假日还陪大娘逛公园。自去年三月以来,在程小强小组的照顾下,王大娘生活过得很愉快。她非常感动,说要给学校写信,表扬程小强他们。请你替王大娘给学校写一封表扬信,表扬程小强他们(不要写自己的姓名和自己的学校名)。

要求:1.要符全表扬信的格式。

2.写信的日期写考试的当天。

3.通过合理的想象把信的内容写具体。

4.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成语
最贵重的东西 价值连城 最近的距离 近在咫尺
最激烈的竞争 龙争虎斗 最多的罪行 罄竹难书
最高超的医术 妙手回春 最短的见识 鼠目寸光
最紧急的情况 十万火急 最快的阅读 一目十行
最深刻的见解 入木三分 最快的速度 一日千里
最诚恳的道歉 负荆请罪 最大的决心 破釜沉舟
最重要的一笔 画龙点睛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徒劳的做法 海底捞月 最机灵的人 八面玲珑
最坚固的防守 固若金汤 最出众的人 百里挑一
最难过的日子 度日如年 最重的病情 病入膏肓
最迫切的心情 归心似箭 最好的记忆 过目不忘
最贵重的稿费 一字千金 最大的嘴巴 气吞山河
最珍贵的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 最快的时间 光阴似箭
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世外桃源 最小的地方 方寸之地
最懊悔的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8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40%)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éng fá jǐn qín
( ) ( )旗 ( )岭
2、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hé hè)苍劲(jìn jìng)
3、填空 (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纯”字是( )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 B、专一,不杂 “纯熟”的“纯”应选第( )种解释。
4、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 ) ( )
〈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 ( )
5、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
绝:A特别出色的 B断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
6 、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 近义词( ) 反义词( )
贫穷: 近义词( ) 反义词( )
7、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 )地 应接不( ) 堪称( )模
刻( )求剑 安然无( ) 精兵( )政
8、选词填空。(4分)
严肃 严峻 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忧虑。
因为……所以…… 即使……也…… 无论……都……
〈3〉这歌声,( )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
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 )是逆风行驶,( )帆没有张起来。
9、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 今天 后天 昨天 前天

〈2〉开花 长叶 发芽 结果

10、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2〉 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3〉 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11、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1〉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 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 “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1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作上“√”(2分)
〈1〉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台的。
A 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B 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
〈2〉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
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
13、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 、
”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二、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鸡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 再说什么了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
清楚( ) 严肃( )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4、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5、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6、“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7、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2、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3、 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4、 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第2个回答  2012-03-30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
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
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8.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9.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安全性能好 B 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 经济效益好 E 能量消耗低
1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二、趣味写话。(6分)
(一)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
(二)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三、阅读。(共计44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做的呢?”正当大家议论时,我注意我的同桌陈明,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钢笔,但不时露出慌乱的神色。我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追问他:“教鞭是你做的吧?”他红着脸支吾着不肯回答。我就趁机抓住这个证据,高兴地喊:“案子,被我破了。‘作案人’就是陈明!”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急切地来询问我“破案”的过程。等我说完,同学们都兴奋地握住了陈明的手,这时只听见陈明“哎哟”一声。我一看他的手才明白:原来陈明为了做教鞭把手都扎破了,同学们更加感动了。从此,同学们学习陈明,纷纷做好事。这学期,我班共做好事一百多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1.“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这“飞”字说明( )

A 新教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新教鞭是从窗外被人扔进来的
C 新教鞭突然出现,大家不知由来
2.“若无其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如果没有这件事 B 好像没有这回事
C 假使没有这件事 D 真的没有这回事
3.“看透”一词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 )
A 看得很透彻 B 看法很透彻
C 完全识破了 D 看得很全面
4.这篇短文表示的中心是( )
A “我”很聪明,善于观察分析,机智地“破案”
B 赞扬像陈明一样的少年儿童关心集体而不愿留名的优秀品质
C 歌颂全国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做好事的精神
5.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A 讲台上“飞”来了新教鞭,经过“破案”,原来是陈明干的
B 陈明为教室做了新教鞭,把手也扎破了
C 陈明为班级做新教鞭把手扎破了,但他做好事不留名。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纷纷争做好事。
D 陈明做了新教鞭,手也扎破了,大家都以他为榜样。
(二)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共计34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7分)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3分)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3分)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
4.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1)“想不到”、“竟”:
(2)两个“如此”: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名。(3分)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2分)
6.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2分)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 (6分)
7.回答问题。(4分)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四、作文。(30分)
“把握生命里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语句流畅,有中心。
第3个回答  2018-10-13
ysggsgsgushsusi应该是三角函数公式就是也得
第4个回答  2010-06-03
记住写名字 就嫩简单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