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国

如题所述

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自1917年以来固若金汤的美国主权信用破天荒地被全球市场动摇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美债危机的危害,除了降低美元地位,动摇世界对美国的信心外,也使得全球市场变得更加不明朗与不确定。它将对当前脆弱的全球金融造成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
1.美国债务危机将给国际市场增加不确定性及风险,将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外投资决策与现有经济政策。因为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导致美欧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我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国际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政策。美债危机是一个时间特征点,标志着西方社会经济复苏的努力再次失败。我们必须警惕,对于占中国出口比重59%以上的欧美市场来说,如果其经济衰落,那么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国内出口型产业面临洗牌,继而影响我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淘汰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和生存能力的企业,而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由于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将得以生存并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以往和内陆出口企业比起来拥有对比优势的沿海出口企业,他们的优势将会下降,这就对内陆出口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将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科技导向型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导致中国的房地产崩溃,进而银行坏账急剧增加,金融系统崩溃。
3.面对欧美各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中国货币政策也到了是否要调整的十字路口。一旦美国债务危机爆发,国际货币美元必然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的汇率和美元长期绑定在一起,所以人民币必然对美元大幅升值,同时对所有的非美元货币(由于货易,国际油价,金价都是以美元结算)将会贬值。这还只是其一,而且之前美国的救市计划的一大举措就是打开印钞机,开始印钞票,又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这必然使人民币对美元更进一步升值,而对其他货币进一步贬值。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还会造成的是人民币对内的大幅贬值,这将使中国国内产生通货膨胀。中国人民将会继续忍受低工资,高物价之苦。
当然了美债危机对中国也不是没有积极的方面。
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改变现有的货币特别是汇率政策。另外经济政策也必须有所调整,在重视出口的同时,必须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对外投资。此外,由于美元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国际市场主要的投资工具及不少国家的储备货币,就必然造成世界上利益格局重大调整,其对国际市场造成的影响与冲击也是巨大的。由于美元不仅是本币也是国际货币,如果美国国家信用出现任何问题或下调,都容易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震荡及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不满,甚至于冲击当前国际货币运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当然重要,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在新利益架构下,可能有必要重构中国经济对外发展战略并加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可以说,美国债务危机,无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都将会对政府的经济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市场必须密切关注这种影响所导致的经济政策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7
美国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一)利率杠杆对我国的影响
利率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价格信号。鉴于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美元利率不仅对美国经济具有重要市场引导作用,而且对全球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外汇储备领域看,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1.16 万亿美元的美债,占美国主权债务8%以上。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10 年期国债的平均利率维持在2%左右,从而使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实际价值呈现负增长状态。从金融领域看,美元零利率政策导致美金融市场大量流动性过剩,驱使大量资金加入“热钱”洪流,冲击我国金融市场,持续放大房市和股市泡沫,加剧通货膨胀压力,挑战宏观调控能力。
(二)汇率杠杆对我国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货币汇率及其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常年处于顺差地位,已经储备了超过3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未来继续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大量增发现钞,进而将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导致我国美元储备大量缩水。与此同时,美元进一步贬值,将直接增加我人民币升值压力,进而将直接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从贸易领域看,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导致美元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货币相对贬值,另一方面迫使相关货币升值。在上述双向货币汇率波动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将受到直接打压。
(三)货物杠杆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资金和技术来源国,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外部条件。一方面,美国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作用下,美国经济占全球总量比重逐年萎缩,综合国力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挑战,国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奥巴马政府提出重振美国高端制造业,以期增加就业,增加出口,消弭迅速扩大的贸易逆差,制约美国经济发展颓势。为此,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伊始便出台了中小企业振兴计划,鼓励美国对外出口,同时出台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举措。上述政策杠杆目标直指中国。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利率和汇两大手段增加我国对美出口的金融壁垒,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和安全手段构建中国对美贸易出口新的隐形壁垒。与此同时,美国正通过双边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迫使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敦促我超越国情开放市场,进而谋求单方面贸易利益。
(四)政策杠杆对我国的影响
成熟的国家关系必然伴随着复杂多变的矛盾与纠纷。中美关系历来受利益汇合点驱动,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展开合作,在利益矛盾驱使下展开博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关系正处于矛盾多发期。从美国国内经济角度看,奥巴马政府遇到了新的难题: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国家债务不断飙升,经济复苏出现就业新赤字。于是,奥巴马将破解上述难题的突破口放在贸易领域。在奥巴马看来,扩大出口是美国摆脱当前高失业和高财政赤字“双重困境”的最有效途径。一方面,扩大出口有助于解决当前高失业问题。奥巴马称,“外贸出口每提高10亿美元,就可在国内创造6000多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增加出口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奥巴马确信,全球95%的消费者和世界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都在美国境外。从理论上讲,扩大出口主要借助两个途径,一是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二是打压竞争对手。在奥巴马看来,上述两个政策工具同样适用于中国,因为后者不仅是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且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并对美国战略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