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林李大战 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

如题所述

以上有一处错误,多给了林丹一分,少给了宗伟一分,但实在是没精力再看一遍了,大家知道就行了。一. 杀球、接杀球统计分析 宗伟总计杀球得分六个,林丹接杀挡网得分三个,宗伟杀球得分实际效率三分,林丹杀球四个,宗伟挡网得分二个,林丹实际杀球得分二个,低宗伟一个。不一样的是宗伟的后场起跳下压球要比林丹多的多,说明杀球目的性不强,消耗的体力也比林丹大的多。 从另一侧面看,宗伟第一局杀球得四分,林丹得一分,说明宗伟第一局投入的精力要远远高于林丹,这也就是宗伟每次大赛第二局总是大比分输的原因,应该称之为战略性放弃,第二局主动失误多达八个,判断失误多达六个,从数据上可见一斑。 二.控球与判断统计林丹打点的精确性要求更高,四方球拉的更精准,这也导致了林丹全场主动失误多达27个之多,而正是这精准也导致了宗伟多达12个判断失误,同时导致了宗伟增加了跑动距离。在失误方面,林丹总计28个,只有一个判断失误,宗伟总是29个,比林丹还多一个,这说明宗伟跑动地多,失误还输了一个。在判断失误上体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体能问题,二是小脑精确问题。林丹在这两方面都占优势。三.数据总体分析 现在我们就系统地来分析一下数据,林丹重杀和接杀得分总计7个和宗伟持平。林丹的主动失误和判断失误总计28个,少宗伟一个,占优。 点杀得分两人持平。网前对搓得分,林丹多一个4:3.快速拦杀林丹多一个3:2. 重杀抢网林丹3:0. 网前扑杀林丹2:1多一个,平抽挡林丹3:0, 假动作得分林丹4:1(平抽挡假动作这两项输了六分之多,而这两项正是需要充沛精力才能应对的,从这一点上看,宗伟的精力明显不够用,和以前差了许多),运气球得分林丹0:2,违例失分,林丹2:0,(第二个明显误判)。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林丹在每一个数据中都不输给宗伟,只是在运气球和裁判方面输几分,从以往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天有许多的不正常,以往李宗伟在网前对搓,快速拦杀,重杀抢网,网前扑杀,平抽挡,假动作这些方面都不会输给林丹这么多,有时还有优势,这次是怎么了呢? 四.李宗伟输球原因分析: 1.半决赛消耗过大(这次宗伟面对的是一支球队+组委会。不管起没起作用,但客观存在。) 2.自身打法问题,后场起跳下压发力过多,盲目性大。 3.林丹假动作多造成宗伟二次起动太多,消耗太大。 4.林丹引拍幅度最小,增加预判难度,造成宗伟起动时间缩短,暴发起动增多,增加消耗。 5.林丹出球精确(压线球很多)造成宗伟跑动距离增大,消耗增多。 6.李宗伟自身调整战术能力不够,林丹常在场上自言自语,仿佛有一个叫林丹的教练时常在对林丹说,要这样那样打,而且还伴有肢体语言。李宗伟就没有,过于依赖教练,喜欢对教练点头认可。林丹恰恰相反,教练讲时,他很少点头。这也间接证明林丹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错能力强大。7.李宗伟的教练团队工作不够细,从近几年林李大战数据中应该可以找出一些问题,宗伟对林丹的打法和对别人的打法一定要有质的区别,但一直不够明显,后场跳杀过多是致命的。 总之,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林丹这次的体能储备远远高于宗伟,虽然手感差了一些(失误太多),但宗伟全帮林丹找了回来(判断失误),这场球是近三场大赛中最不精彩的,最没有悬念的,最无解的一场比赛,(第一局最后几分加速让宗伟赢了比赛却失去了体能和节奏,)宗伟毕竟比林丹年长。 个人感觉这也许会是林李最后一次像样的比赛了,从宗伟的伤退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东西。我崇拜林丹,宗伟,陶菲克,那天比赛要是宗伟赢了,我会大喝一顿庆祝一下,但林丹赢了,我却不会庆祝,只有叹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