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起、主要内容用其活动意义

如题所述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阳光体育作为三部委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2.7亿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将成为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一是阳光体育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实施阳光体育评估、监督制度。二是阳光体育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三是阳光体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选择适合于青少年身体发育阶段的运动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强调运动项目与运动年龄的科学配制。四是阳光体育强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身体力行开展体育活动。五是阳光体育倡导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要求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强调群众性,淡化竞争性,使项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地方实际,生动有趣,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六是阳光体育的近期要求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长期目标是:在大中小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证章、奖章制度”,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阳光体育奖励机制的推动下,使一代青少年体质状况得到根本转变。七是阳光体育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行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借助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社会上树立“健康第一”的价值理念。
  [编辑本段]简介
  由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主办的“2007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于6月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到会,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刘国永、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官员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来自国内外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运动机构、著名运动员等各界人士和青少年学生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在国际体育机构Rlght To Play的协助下,论坛还邀请了六名国际专家到会发表演讲。
  [编辑本段]论坛主题
  本次论坛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一项重要的举措,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除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主会场外,6月2日还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北京府学互通小学等地设置了分会场,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围绕“用体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体育精神与人生成功之道”、“体育与青少年品格的培养”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为了向来宾展示“以体育卫手段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具体手段。本次论坛还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阳光体育运动广场活动”、“部分内容包括“少儿体质健康测试”、“阳光体育运动科普走廊”、“中国少儿传统游戏”、“奥运金牌名将签名赠书”、“国外少儿场地游戏”、“新型体育器械游戏”六个分区。奥运冠军杨扬、杨凌、王丽萍、高敏、钱红、高红等著名冠军运动员为参加的孩子签名赠书。局主办单位介绍,阳光体育运动广场还将在其他地区举办,为更多的孩子服务。
  [编辑本段]有关事项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7.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精神,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每天“两操”、午间及下午第三节课后的20分钟。 2、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广播操(时间15分钟) 师生随着音乐轻轻的走出教室下课,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操场,随音乐整队列做广播操。负责:各班带队老师(第一节上课教师) 第二部分:课间操自由活动(时间1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队列训练、健身操排练等。负责:班主任及体育教师、音乐组教师。 第三部分:游戏活动(时间20分钟) 以年段为单位,成立游戏活动中心,在学生午间进校后自由开展活动。一至三年级在周三课间操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教学生游戏;四至六年级周四在课间操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教学生游戏 负责:各年段游戏中心成员、班主任;监督:各岗位值日教师 第四部分:自由活动时间(时间10—20分钟) 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在下午第三节下课后到操场自由活动,可以跳皮筋、打球、跑步、快乐体育公园活动等。监督:操场及一楼岗位值日教师 3、运动安全保证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 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9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育部自上世纪90年代末就接连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把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记入升学总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这项政策使很多学校提高了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推动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也改变了很多家长的观念。无锡、沈阳等地的调查显示:基础教育阶段初三和高一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好,这就说明将体育考试记入升学总分的政策拉动了学校体育教育。随着学校对学生体质问题的重视、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录取时也会考虑体育成绩。今后教育部直属高校录取新生后会对新生进行体质测试,将结果反映到各省份,供各地总结体育教育现状,调整体育教育工作。他表示,全国的高中毕业考试要增加体育考试,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两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省份,要调减其重点高校的招生指标。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颁发了正式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还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于2007年9月1日前报教育部备案。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具体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12月2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

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议指出,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第2个回答  2010-06-08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阳光体育作为三部委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2.7亿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将成为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一是阳光体育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实施阳光体育评估、监督制度。二是阳光体育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三是阳光体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选择适合于青少年身体发育阶段的运动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强调运动项目与运动年龄的科学配制。四是阳光体育强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身体力行开展体育活动。五是阳光体育倡导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要求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强调群众性,淡化竞争性,使项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地方实际,生动有趣,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六是阳光体育的近期要求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长期目标是:在大中小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证章、奖章制度”,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阳光体育奖励机制的推动下,使一代青少年体质状况得到根本转变。七是阳光体育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行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借助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社会上树立“健康第一”的价值理念。
第3个回答  2010-06-14
我也是金融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