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末名黑色或棕色的斑点,是不是皮肤癌?而且皮肤的细胞有从里炸的感觉,像痒

身上出现末名黑色或棕色的斑点,是不是皮肤癌?而且皮肤的细胞有从里炸的感觉,像痒

最常见且重要的皮肤癌有三种,发生率最高但恶性度最低的为基底细胞癌,约占全国皮肤癌的40%。发生率及恶性度居中的为麟状细胞癌,约占全国皮肤癌的25%。发生率最低但恶性度最高的是黑色素瘤,约占全国皮肤癌的10%。

基底细胞癌大多发生在曝晒部位如脸部,手背及前臂,与长期紫外线的伤害有关,因此在长期日晒的人们,如农夫,工人,渔民等,在年纪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肿块。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癌。还好它的恶性度较低,几乎不会转移,大多以手术切除即可根治。但由于生长缓慢,往往不痛不痒且没有症状,因此常常被人忽视,患者如果太晚就医,可能肿瘤会长的很大,而造成手术的困难。

麟状细胞癌可发生于曝晒部位(与长期紫外线的伤害有关),也会发生于慢性的溃疡伤口或是工作上常须接触到化学物质的人,还有接受过长期放射线照射的部位。由于麟状细胞癌会转移且即使手术切除,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每年都还是有患者会因麟状细胞癌而死亡。麟状细胞癌的预后与发现的早晚有关,因此越早发现,治疗容易且预后越好。

黑色素瘤是恶性度最高的皮肤癌,非常容易转移,且很难治疗,还好东方人发生率不高。东方人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现于手脚,因此手掌及脚掌的黑痣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变化。黑色素瘤只有在非常早期发现的情况下手掌及脚掌的黑痣才有治愈的机会,因此在国外皮肤科医师都大力推动皮肤痣的ABCDE自我检查方法,在下一段将详细介绍。

其他还有一些极少见的皮肤癌症,在此不多叙述,它们的检查原则都如同下一段的叙述。

要如何检查及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首先您应该常常检查脸部,手背及前臂,有无不正常的肿块。因为最容易造成皮肤癌发生的原因是紫外线的伤害,因此在长期日晒的人们如农夫,工人等,在曝晒部位都是皮肤癌最常见的发生位置,包括基底细胞癌、麟状细胞癌及黑色素瘤都会发生。

第二是常常检查手掌及脚掌的黑痣。因为在东方人大部份的恶性黑色素瘤都是发生在手部及脚部。因此如果发现手掌及脚掌的黑痣有不正常快速的长大,一定要尽速就医。

其次是要注意长期无法愈合的溃疡伤口,这些溃疡可能转变为麟状细胞癌。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家,因年纪大了,脚部的血液循环往往较差,如果有小腿或脚踝或脚趾的伤口,往往愈合较慢,发现有超过一个月无法愈合的伤口,应该请医师诊治。

再来是如果有特殊病史的人,如曾接受过长期放射线照射的病人,在照射部位出现皮肤癌的机会较高。此外是曾经喝含砷地下水的居民,如乌脚病流行地区,在慢性砷中毒后,约10~20年后皮肤会慢慢出现多发性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麟状细胞癌及波文氏症(麟状细胞癌的前期癌)。有这些病史的人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皮肤状况。

最后是注意自己的痣。痣长的特别多,或是有奇怪型状的痣,或是家里曾经有人得过皮肤癌的人,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痣的情况。痣是否为良性或恶性的一个简易判别方式为ABCDE原则如下:

Asymmetry: 对称 一个良性的痣往往上下左右对称,上下不对称或左右不对称的痣可能有问题。

Border: 边缘 一个良性的痣往往边缘很规则且圆滑,边缘不规则或有凸出不圆滑的痣可能有问题。

Color: 颜色 一个良性的痣往往颜色很均匀,颜色深浅不一的痣可能有问题。

Diameter: 大小 太大的痣出现恶性变化的机会较大,一般认为直径大于6~7公厘的痣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一出生就有的大片的胎记痣,由于面积往往较大,也要特别注意。

Elevation: 隆起有些痣的细胞在出生时就存在,会随着长高长大而成长。有些痣的细胞会在10~30岁中间才慢慢分化,因此后来陆续长痣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快速长大及快速隆起的痣要特别小心,最好请皮肤科医师为您检查。

要预防皮肤癌的发生,一定要注意上述的事情,并常常作自我检查。由于目前已经知道造成皮肤癌的最大主凶是紫外线,因此防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事。许多人都以为防晒工作是为了防止黑斑,只有爱漂亮的女生才要作,其实最早皮肤科医师推广防晒工作是为了防止皮肤癌的发生,由其是在紫外线强的台东地区,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皮肤是自己看的到的器官,因此皮肤癌也应该是最容易早期发现的癌症。如果能在早期得到治疗,许多皮肤癌在面积不大时,以外科手术切除往往可以根除,甚至小型的皮肤癌可以用免开刀的液态氮冷冻治疗来治愈。但由于皮肤癌早期往往不痛不痒,且生长缓慢,因此在门诊常常会看到放了4~5年才来求医的患者。虽然不痛不痒,但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或者因肿瘤太大,需要动大面积的切除手术及皮肤移植,术后可能还要加上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增加治疗的困难及患者的痛苦。因此在此呼吁大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常常作自己皮肤的检查,同时当您有皮肤的问题,应尽早请皮肤科医师为您诊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4
朋友,很详细的!!别着急,我都介绍给你了,你要仔细的看看,你不会是皮肤

癌的.因为皮肤癌的症状会出现很多地方,而且还有脱屑的现象,建议你去专家

皮肤医院看看,那里水平很不错的,你看下面的吧,会帮助你很多的

不要把自己想的糟糕,可能是普通的皮肤病!

皮肤癌症状

1)基底细胞癌
好发于50~60岁,男略多于女,部位以表皮菲薄富有皮脂腺及经常受阳光

照射的暴露部位为最多见,如鼻翼、内外眦、额、颞、颈等处,发生在躯干者

占10%左右。基底细胞癌早期为淡黄色或粉红色略高出皮面的小结,表面光

滑,伴毛细血管扩张,质地硬,常无疼痛或压痛。如病灶位于较深面者,经过

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后,其表面出现鳞片状脱屑,之后反复结痂、脱屑,表面出

现糜烂、渗血。当病灶继续增大时,其中央形成一表浅性溃疡,溃疡边缘参差

不齐,似虫蚀样。部分基底细胞癌伴有黑色素沉着,此小点色素播散于病灶内

并彼此融合呈棕色、黑色或蓝色,称为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与恶性黑素瘤相

混淆。但根据其病程长、发展缓慢,常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特点,可与黑素瘤

作鉴别。临床上难以区别时应作活检予以确诊。另一方面一种比较少见的硬斑

病样基底细胞癌,呈光滑的纤维斑样病变,酷似疤痕组织,此表面并无明显的

毛细血管扩张、溃疡或隆起等改变,但边界很不清楚;病灶于躯干者多于头颈

部,常于确诊时已广泛浸润,所幸者此型非常少见。基底细胞癌发展缓慢,主

要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发生于鼻翼、耳廓的基底细胞癌可浸润、破坏软骨,发

生在头皮者可腐蚀颅骨累及硬脑膜。虽然Domarus等曾报道过因此病而发生转

移死亡的病例,但一般基底细胞癌不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实属罕

见。

(2)鳞形细胞癌
早期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似,一般为红斑样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的

鳞形脱屑和痂皮形成,临床上常难以鉴别。但鳞形细胞癌常在老年性角化过

度、慢性溃疡及烧伤疤痕等病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色、坚硬、高出

皮面的结节;当其表面角化层脱落后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现糜烂

面,伴有渗液、渗血,起初糜烂面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再向深部浸

润时则形成边缘略隆起的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呈红色颗粒状,常伴有坏死组

织及肉芽样增生,肿瘤质脆,有继发性感染时常伴有恶臭的分泌物。部分鳞形

细胞癌生长迅速而突出于皮面,呈典型的菜花样块物。部分则呈蕈样隆起或疣

状突起,表面无溃疡形成,称乳头型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形细

胞癌发展较快,且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其转移率随病灶部位而异,头面部鳞

形细胞癌转移至耳前、耳后及颈淋巴结者占5%左右,发生于手背者滑车淋巴结

的转移率约为20%,位于下肢者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率为33%左右;发生血道转

移者罕见,肺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3)皮肤原位癌
Bowen 于1912年首先描述此病,故又称Bowen病。有学者报道,本病好发

于60~70岁,男女之比为0.8~1.2:1,部位以头颈部最多见,占44%~54%。亦可

发生于手、躯干、臀部、肛门及生殖道粘膜、口腔粘膜及甲床等处。发生在受

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者约占72%,多为单发,亦可有2~3个病灶,表现为淡红色

或暗红色稍隆起的皮损,表面有许多脱屑及痂皮,病灶逐渐扩大呈边缘清楚的

圆形或环状丘疹,覆以棕色或灰色厚痂,不易脱落,若强行剥离,则显露出细

颗粒状或细乳头状湿润面,局部有轻微刺痛感。病程发展缓慢,可持续5~35年

不等,很少发生溃疡,有20%~30%可演变成浸润癌,约20%发生区域淋巴结转

移。皮肤原位癌合并有其他器官癌瘤者则预后较差。

(4)乳腺外Paget病

1895年Paget首次描述了此病及乳晕湿疹样癌,故名之。因本病系大汗腺

癌向表皮内播散所致,故好发于肛周、会阴、外生殖器和腋窝等大汗腺发达的

部位。病灶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与乳腺Paget病相似,病灶边界清楚,直

径大小自0.5~10cm不等,呈褐色或淡褐色,中央潮红、糜烂、其表面覆以少许

鳞屑或痂皮。发生于肛周及会阴部者可呈疣状或呈乳头状瘤样突起,患者常感

局部瘙痒、刺痛或灼痛,溃破后可并发出血。此病发展缓慢,可局限于局部数

年,但亦可发展为浸润性腺癌而导致致命的转移。手术切除后容易发生局部复

发,其复发率达31%~61%。

一、皮肤病症状

(一)皮肤病自觉症状:

是多种多样的,与皮肤病性质、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持异性有关。主要有痒、痛、烧灼、麻木等感觉。其它还有刺痛,异物感,对温度及接触异物的易感性增加或降低等。

(二)皮肤病他觉症状:即皮肤损害,是指可以被他人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上所呈现的病变,亦称皮疹。皮疹可以分为原发疹及继发疹两种。

1. 皮肤病原发疹

① 红斑: 皮肤的细小血管炎症性充血所致,境界清楚,压之褪色,如果发生渗出或细胞浸润时可稍高出皮面,称为渗出性红斑。边缘高起并有浸润者称为环形红斑。

② 血管扩张 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发生持久性扩张延长并呈现蛇行状态,临床所见为斑状,树枝状或呈丘疹状。 ③ 紫斑 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内的出血称紫斑,指压时不腿色,分点状出血和斑状出血两种:紫斑的颜色开始为鲜红色或紫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褐色、黄色而消退,发生紫斑的原因为血小板异常,血管壁炎症,血管周围支持组织的脆弱等。 ④ 白斑(色素脱失) 由于黑色素细胞发生异常而皮肤颜色变白时称为色素脱失,局限性色素脱失称为白斑。 ⑤ 色素斑(色素沉着) 表皮色素颗粒特别是黑色素颗粒增加及真皮内色素颗粒沉着时即发生色素斑,色素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但由于黑色素系细胞增生时也可高出皮面(恶性黑素瘤、痣细胞痣)。色素斑主要因内分泌的影响,局部的刺激(如炎症后的色素沉�%
第2个回答  2006-11-23
看不到你,光说没用,劝你抓紧去医院!!

我舅妈就是因为黑色素癌去世的,属于恶性肿瘤!!!

希望你没事~~~

祝你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