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向中国投降的?

如题所述

一、中国的十四年抗战,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鲜肉筑造的的城墙,抵制了日本人的侵略,十四年了,日本的国库被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所以日本只能放弃。

二、美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从1944年开始,美国就已经对日本实施大面积的轰炸,次年随着日本军队的衰竭,美军更是加大了轰炸的力度,日本的工业城市和很多重要的军事基地几乎已经成了废墟,再加上美国向日本投降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在美军这一波袭击中死亡了几十万人民,而美国这时候也在冲绳战役中获得了胜利并且准备登陆日本本土,这也让日本的一些民众开始反对政府等。

三、苏联的参战,百万苏联红军都去剿灭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日本关东军就被俘将近六十多万人,死伤人数八万多,当时的关东军一共也就七十多万人,虽然日本士兵都是一些不怕死的,但是他们在不投降,可能就没有日本这个民族了。

四、意大利德国的投降,这也表明了欧洲战事基本结束了,孤军奋战的日本要面对同盟国的对抗,日本面对这么多的国家他就算想反抗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在反抗下去的结果无非就是种族灭亡。

五、日本国内达成共识,其实到了45年的时候,掌握大量军事信息的日本一些高层人员心里都明白,这场战争必输无疑了,再拖下去只是时间的问题,全民玉碎只会让日本种族灭亡,为了减少更多的损失,日本国内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投降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事实证明,原子弹没能导致日本投降。日本当局向人民隐瞒了美国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继续准备在本土决战。甚至没有在日本的最高决策层会议上讨论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问题。美国总统杜鲁门8月7日在美国广播电台发表声明,宣布使用了新式武器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席话被日本当局说成只是盟军的宣传。日本军方坚持说,日本陆海军还能作战,还能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并为日本争取体面的停战条件。
  据美国军方估计,为了保证在日本的登陆,至少需要9颗原子弹。但众所周知,在轰炸了广岛和长崎之后美国已经没有现成的原子弹了,制造新的原子弹需要很长时间。
  心理作用大于军事作用
  显然,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不是为了达到什么重要军事目的。战争期间指挥太平洋盟军的麦克阿瑟将军1960年承认,“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为了掩盖使用原子弹的真正意图,杜鲁门1945年8月9日说,为避免平民伤亡而对广岛的军事基地进行了核打击。但事实是,在决定使用核武器时,美国领导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市民。文件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司令部8月2日的第13号令内容明确。“进攻日期——8月6日。攻击目标——广岛市中心和工业区。第二个后备目标是小仓的武器库和市中心。第三个后备自标是长崎市中心。”
  在对广岛和长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进行核打击时,美国人首先希望达到的是心理效应,为此杀死了许多人。杜鲁门本人赞成其顾问的建议,该建议说:“应当尽快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应当投在有大量工人的军工厂,使用它无需提前警告。”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第二个目的是吓唬苏联和其他国家。拥有核垄断可以使自己在战后世界占统治地位。在准备使用原子弹时,美国领导人指望轰炸可“使苏联变得更好说话”。因此,很难不同意英国学者布莱克特的观点:“使用原子弹不是对付俄罗斯的最后一个行动”。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而是冷战开始的第一声炮响。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什么斯大林得知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加快了苏联参与对日作战的步伐,以便在战后解决东亚问题时有发言权。也许是这样,也许情况恰恰相反。大概,杜鲁门急于赶在苏联参战之前使用原子弹,以便将胜利的全部桂冠都戴在美国头上,并得到占领和控制战败日本的垄断权。至于斯大林,其行为无可指责:苏联是在8月8日开始对日作战的,此举符合雅尔塔会议规定的义务,恰好是在德国投降三个月之后。
  在决定轰炸广岛后,美国人相信斯大林将会履行诺言,在远东向他们提供军事支持。1945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在莫斯科的私人代表霍普金斯告诉华盛顿,斯大林亲自通知他和美国大使,苏联军队将在8月8日前在满洲战场全线开战。盟军认为,正是苏联参战使日本人最终相信全面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随后发生的事件证明这种评价是正确的。
  8月9日,在日本内阁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日本首相铃木说:“今晨苏联开战使我们陷人绝境,继续战争已是不可能的了。”日本天皇裕仁在告日本军人的诏书中也没有提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只是说“现在苏联开始对我们作战,继续抵抗就会使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威胁”。

  可见,美国投放的原子弹给日本统治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这并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开始对日宣战,这使得日本统治者看到战争不可能取得胜利,或者说为他们取得有利的停战条件,反而有可能威胁到日本天皇的统治地位,因此不得不投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22
日本属于岛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因此才会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前期对中国侵略,美英采取绥靖政策。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全面扩大。美国参战。彻底切断日本海上生命线。后期战争消耗过重。已不能支持长期消耗。所以在中华区才有“以战养战”政策。国民党正面作战牵制日本大部分正规兵力。共产党敌后偷袭,破坏日本军需物资铁路运输,对留守日军进行袭击。中国大陆全面开花。意德投降。雅尔塔会议苏美全面对日作战。苏军进军东北,击溃日军精英部队。对日本国民无疑是个打击。同时四本国民生活很是悲惨,日本感觉继续作战无望,因此日本天皇8月15日才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6号中日双方在美军舰苏密利尔号签署停战协议。
第3个回答  2015-08-22
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在长崎和广岛各投了一枚原子弹。重创日本境内。在亚洲战场,中国军人以不屈的斗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拖住了日军向西的渗透,导致日本境内在二战末期每个成人只能领到每天几百克的补给。中国在亚洲战场做出了伟大的牺牲,美国的原子弹加速终结了日本法西斯。
第4个回答  2015-08-22
因为与美国发生太平洋战争,美国分别向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彻底失败,加上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的节节败退。最终宣布在1945年8月15日全国投降,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下投降书,同时也宣布着二战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