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初三给亲戚们拜年,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炮竹声声辞旧迎新,新年又来到了。三十年来,我和婆婆公公一起度过新年。我们通常在家庆祝,婆婆烹饪手艺出色,我负责帮忙,比如择菜递东西,并适时逗乐她,让她在忙碌中保持快乐。饭菜做好后,全家人围坐一起享受。那时,爷爷还健在,我们围着他,我负责给他压岁钱,祝愿他多福多寿,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给不同的人拜年有特定的习俗:
初一,我们去婆婆家。一早,公公就开始贴对联和福字,婆婆给孙女压岁钱。传统上,初一不宜洗头、洗衣、吃药,以求新年吉利。这天也要吃一天的饺子。我们喜欢在饺子里放榛子或开心果,谁吃到就意味着最有福气。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我们早早起床去接舅妈他们一起来妈妈家吃饭。我爸喜欢做饭,总是先让我们吃,他再继续炒菜,还不时问我们好不好吃,得到肯定回答时,他会很开心。
初三,婆婆开始请客,叔叔婶婶、姑父和堂兄弟都会来。这是一次大家庭的团圆。有了外人,婆婆就让我和姐姐忙着做饭,她自己则负责陪家人聊天。饭桌上,大家分享一年的喜怒哀乐,谈论家常,每年的年聚都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
我们商洛的习俗是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拜访邻居。初一不出门指的是不出远门,给父母、伯父伯母、叔叔婶婶拜年都安排在初一。初二第一个去给舅舅拜年,因为娘亲舅大。初三则是去给岳父母拜年,包括老烂散婆的伯伯和叔叔。初四给姑姑、姑父拜年。初五去姐夫家走走。初六看看朋友家,转转邻居家。初七收拾行李,准备工作上班。
我小时候,有了对象后,父母就叫我初二去岳父母家拜年,去舅舅家就让两个弟弟去。弟弟们有了对象后,父亲就去舅舅家。为了尊重亲戚,有时全家集体行动,一般都安排在初三前拜访所有亲戚。现在有了电话,提前在电话里互相拜年,然后商量安排统一行动,避免亲戚来了却不在家的尴尬。
正月拜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民俗文化。鼠年的春节即将到来,让我们在享受浓浓年味的同时,也享受亲情的温暖。
坐标江西,年初一给本家拜年,本家是亲,不是戚,亲比戚要亲。年初二去舅舅家拜年,舅舅是外戚中最亲的,要尊重长辈。初三去岳父母家拜年,包括老烂散婆的伯伯和叔叔。初四给姑姑、姑父拜年。初五去姐夫家走走。初六看看朋友家,转转邻居家。初七收拾行李,准备工作上班。
年初一给男方家族拜年,初二给女方家族拜年,两边都照顾到,但讲究先后。初二出门拜年我们叫出行,出行要放炮,希望新年出门顺利。如果初二没出行,就要等初四,初四没出行就要等初六,过了初七,出行就可以不挑日子了。没有出行是不会去别人家走亲戚的。
初三如果没出行,就不能随便去亲戚家,就算出行了,也不会随便走亲戚,因为这天是拜大年,有老人离世的家庭接受亲朋拜年。以前,不是合适的日子都没准备好吃的,给主人手忙脚乱。现在年假也就那么两天,亲戚多的人也不太讲究这些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坚持这个风俗。
春节拜年,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有的地方,年初一是儿子跟父母拜年,年初二是去跟岳父母拜年,年初三是不能去拜年的,这天是某个家庭头年有人去世,他们的亲戚都去拜年。年初四是按辈分大小来排序。现在春节都是国家安排的公休日,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想去就去,碰到面相互问个好,春节愉快,恭喜发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